Tensor G5游戏性能差,堡垒之夜实测严重卡顿,热降频或驱动问题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如果你担心自己喜爱的浏览器会被日益高涨的人工智能浪潮吞没,维瓦尔第(Vivaldi)浏览器希望你知道:他们计划抵抗到底。
这款由挪威开发的小众浏览器(笔者用作微软Edge和谷歌Chrome等主流浏览器的替代品)宣称,将秉承“选择人类而非炒作”的理念——这是公司首席执行官荣·冯·特彻纳(Jon von Tetzchner)的原话。
“我们正在表明立场,选择人类而非炒作,我们不会将探索的乐趣转化为被动的旁观,”特彻纳在公司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失去探索,网络将变得索然无味。我们的好奇心将失去养分,网络的多样性也将消亡。”
公平而言,据报道维瓦尔第仅雇佣了150名员工。而开发AI浏览器的Anthropic公司员工数远超1000人——这意味着维瓦尔第的声明可能仅仅是因为缺乏跟进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特彻纳联合创立的歌剧(Opera)公司(约600名员工)不仅推出了多款浏览器,还在今年五月发布了智能浏览器Opera Neon。
智能浏览器不仅提供AI聊天机器人入口,还运用小型“独立”语言模型(SLM)工具自主执行任务,例如为计划中的旅行搜索酒店选项。维瓦尔第明确表示,在出现更严谨的实现方式之前,不会使用大语言模型来添加聊天机器人、内容摘要或推荐引擎功能。
“如果人工智能能在不窃取知识产权、不损害隐私或开放网络的前提下助力这一目标,我们会采用它,”特彻纳在博客文章中写道,“但如果它把用户变成被动消费者,我们绝不会妥协。”
特彻纳在文中特别指出AI浏览的风险:谷歌浏览器注入的“AI模式”直接复制创作者网站内容,将其呈现为谷歌自有内容,仅以微小图标链接原始网站;微软Edge的网页内容摘要功能“将地址栏重塑为助手提示框,把探索的乐趣转化为被动的旁观”。
Perplexity公司的Comet、纽约浏览器公司的Dia以及GenSpark等新兴浏览器也都选择了AI化发展道路。
“浏览器大战的下一个阶段不再关乎标签页速度,而是关于谁主导知识中介、谁从注意力经济中获益、谁控制信息通路,以及谁最终实现用户变现,”特彻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