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网络标准的机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近日发布了一份草案文件,拟引入新型头部标识,以便更轻松地判断网页是否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根据《AI内容披露头部标识草案》,这项提议的元数据将让机器能更便捷地判定特定网站内容生成过程中人工智能的参与程度,从而简化自动化处理、索引编制和合规审查流程。

Cover Image

草案文件指出:“AI披露机制旨在为网络爬虫、存档工具或用户代理等自动化系统提供一种低开销、易解析的信号,使其无需处理复杂清单即可快速识别AI使用情况。该头部标识适用于整个响应层面。”

目前尚无标准化、机器可读的方式来判定网站内容是否采用人工智能生成。虽然现有方式(如页面书面声明或视频图像水印)可警示消费者内容为AI生成,但这些信息难以被机器和应用程序有效识别。

该头部标识将包含以下信息:模式(判断页面是否使用AI)、模型(标识生成或修改内容所使用的AI模型)、供应商(说明模型开发机构)、审核方(注明内容审核者)以及日期(标注内容生成时间)。

模式参数包含四个取值:

  • 无:页面内容未使用AI创建或修改

  • AI修改:源材料由人类创建但经AI修改(如拼写检查、风格建议、摘要生成)

  • AI原创:内容最初由AI生成但经过人工编辑修改(意味着内容经过人工准确性核查,但原创性仍存疑)

  • 机器生成:内容主要由AI生成,几乎无人为干预

该组织强调,头部信息仅作为设备评估内容来源的指导依据,具体判定页面哪些部分使用AI仍需依赖“C2PA等更全面的机制”。此外,该头部并非安全字段,其内容可能被第三方或中间人修改,因此不应作为安全决策的依据。尽管如此,AI内容披露头部标识仍能让设备快速便捷地判定特定页面的来源,帮助机器瞬间识别所浏览内容是否经过机器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该标准目前仍处于草案阶段——尚未成为正式规范,采用纯属自愿行为。但若最终被互联网机构采纳,这将为人类辨别所阅内容源自人工创作还是纯AI生成提供全新途径。


文章标签: #IETF #AI标识 #内容披露 #网络标准 #机器识别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