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安魂曲》之所以会提供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切换功能,其背景与《生化危机7》(2017年1月发售)的部分用户反馈有关。据悉,当时有玩家反映该作“过于恐怖无法游玩”。

Cover Image

作为生存恐怖游戏《生化危机》系列的最新作,《生化危机:安魂曲》预定于2026年2月27日登陆PC(Steam)/PS5/Xbox Series X|S平台。故事舞台设定在因政府“灭菌作战”而被炸毁的美国中部城市“浣熊市”。主人公格蕾丝·阿什克罗夫特是调查不明疾病受害者的FBI探员。在调查过程中,她将踏入母亲艾丽莎八年前遇害的伦伍德酒店,直面过往的真相。

本作在图形表现方面亦有显著进化,通过渲染技术精细呈现了眼眸光泽、细微毛孔与汗毛、肌肤上汗液的湿润感以及发丝的细腻质感。角色情感表达也更为丰富,能展现眼底微光、视线游移与唇瓣轻颤等细节。创新性地加入了可自由切换第一/第三人称视角的新功能。

导演中西晃史(曾执导《生化危机7》)向GamesRadar+透露:前作为提升沉浸感与恐怖感采用的第一人称视角虽成效显著,但“可能过于恐怖”,导致部分玩家因无法承受而中途放弃,甚至从未启动游戏。开发团队希望让更广泛的玩家群体能享受游戏乐趣,因此在本作中引入视角切换功能。虽然第三人称越肩视角在重制作的《RE》系列中已被采用,但《安魂曲》设计此功能的主要目的并非延续该系列人气,而是为了“缓解恐怖感”。

数据侧面印证了这一现象:《生化危机7》开场动画播放后即可获得的“噩梦伊始”奖杯,在PS4版的获取率仅为89.7%(截至发稿时)。考虑到PSN奖杯数据在游戏启动时即生成,约10%的玩家应属于启动游戏但未实际游玩的情况。Steam版该成就获取率虽达96%,但各平台数据均表明存在相当数量的“启动却未游玩”的玩家。

开发团队显然统计过这些数据(包含通关率)。《生化危机:村庄》制作人神田刚也曾向Axios透露,《生化危机7》确实收到过“太过恐怖无法游玩”的反馈。因此《村庄》特意调整了紧张曲线,通过适时给予玩家“喘息时刻”,营造出“恐怖但有趣”的体验。

《安魂曲》则采用了另一种恐怖缓解方案——视角切换功能。中西导演表示,若玩家以第一人称视角开始游戏感到“难以承受”,转为第三人称视角可有效建立心理距离。屏幕上可见的角色化身能帮助玩家更好地应对恐怖情境。但需注意的是,第三人称视角下当角色被敌人追赶时,仍会通过踉跄动画等演出强化焦躁感,并非单纯降低恐怖强度。据中西透露,本作旨在创造系列史上最具张弛反差的体验,通过新系统实现如“过山车”般交替的紧张与舒缓,深度调动玩家情绪。

值得玩味的是,《生化危机7》作为系列首部采用第一人称的作品,其“过于恐怖”的用户反馈已成为后续作品设计的重要参考指标。作为兼具恐怖题材与3A规格的游戏系列,其始终在保持恐怖质感与扩大玩家接受度之间寻求平衡。新作似乎并非单纯降低恐怖强度,中西导演提及的“新系统”详情尤值得期待。


文章标签: #生化危机 #视角切换 #恐怖游戏 #玩家反馈 #游戏设计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