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对2030年Windows的愿景包含“语音优先”交互模式,这将颠覆传统的键盘鼠标操作方式,使其显得“格格不入”。其核心在于将控制权移交给我们的人工智能代理,由它们代为执行和处理任务。

Cover Image

说真的,微软...能不能适可而止?我们根本不需要一个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与其开发无人问津的未来科技,不如先好好打造我们真正需要的操作系统。

事实是:即便是热衷人工智能的高级用户,也不需要将Windows重新构想成人工智能画布,更不需要照片应用里内置的劣质本地图像生成功能。他们都在使用云端人工智能工具,或安装大型本地人工智能模型并通过高端显卡运行。人工智能爱好者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正常工作的操作系统——没错,就是用键盘鼠标操作的那种。

“语音优先”无非是当年“触控优先”的翻版。在Windows 8时期,微软曾试图将系统改造成“触控优先”操作系统,盲目追随苹果iPad的成功步伐。结果不仅徒劳无功,还疏远了用户群体并引发大量问题。

如今微软似乎正在重蹈覆辙,只不过这次追逐的是人工智能风口。或许这次会比该公司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VR/XR头显领域的过往表现好些,但也可能再次摧毁Windows生态系统。

当前OpenAI聘用了iPhone之父乔尼·艾维(Jony Ive),正在开发定义新品类的人工智能优先设备。而微软却惊慌失措地坚称Z世代几年后会觉得键鼠“难以适应”(这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因为Z世代目前年龄区间为13至28岁)。这种应对策略显得保守被动,毫无前瞻性。

即便人们最终真心喜爱OpenAI的新设备,但核心事实是:PC用户绝不希望微软在我们依赖的Windows桌面上简单粗暴地堆砌人工智能功能。我每天使用智能手机,但这不意味着我希望Windows电脑变成手机——我需要它保持作为PC的本来面貌。

作为Windows高级用户,我最核心的需求是:一个专注键鼠交互的操作系统,一个提升性能、增强安全性、提供更多硬件控制权的系统,一个保持低调可靠、绝不令人失望的桌面操作系统。

Windows 11的人工智能计划简直混乱不堪。除了发布视频臆测当前28岁的群体到33岁时会对键鼠束手无策之外,微软最近全力推进的就是将人工智能功能塞进Windows的每个角落,形成各种光怪陆离的功能组合。

例如在Copilot+ PC上,既可以用照片应用通过神经处理单元生成低质图像,也能在画图应用消耗“AI点数”(或购买月费20美元Copilot Pro订阅)通过微软云服务生成更佳图像。这种双轨制设计令人费解——或许推销Copilot+ PC的团队负责照片应用,而推销Copilot Pro的团队掌控画图应用。

随着微软到处堆砌令人困惑的人工智能功能,Windows正变得一团糟。这些功能甚至缺乏基本逻辑:Windows 11的记事本现在支持登录微软账户,通过消耗AI点数来实现文本摘要功能。但在高端Copilot+ PC上却无法使用神经处理单元实现该功能!整个系统毫无章法,缺乏统一愿景。

混乱的另一明证:Windows 11存在两个Copilot应用(分别名为CopilotMicrosoft 365 Copilot),经常同时启动并驻留在系统托盘。这种设计为何如此混乱?

更不必说微软Windows中最重磅的人工智能功能Recall:从发布首日就沦为公关灾难,即便经过多次延期仍争议不断。最糟糕的是,即便抛开所有隐私争议,这个功能本身也并不实用。

微软正试图用人工智能掩盖系统缺陷。Windows文件搜索功能始终表现不佳,这才促使高级用户转向第三方解决方案Everything应用。但微软的解决方案不是修复原生搜索,而是推出语义搜索功能——通过本地人工智能模型索引文件,支持自然语言检索。虽然勉强可用,但正如所有人工智能功能的通病,其可靠性存疑。

Windows设置应用同样混乱不堪。Windows 11发布多年后,系统设置仍然分散在设置应用和控制面板中,且纯文本搜索设置选项经常莫名失效。微软的解决方案?在设置应用中加入能代劳修改设置的人工智能代理。

越来越明显的是,Windows中的人工智能功能只是对系统深层问题的临时修补。虽然微软竭力将这些功能作为操作系统卖点,但讽刺的是这些功能仅限Copilot+ PC使用,大多数现有电脑(包括专注显卡和CPU性能的高端游戏PC)根本无法使用。最终结果是:系统固有问题依然存在,绝大多数用户仍需日常面对这些问题。而微软却满足于堆砌人工智能功能来敷衍了事。

恳请微软倾听用户心声!Windows用户群体向来敢于发声,微软无疑清楚用户的真实需求。但令人遗憾的是,公司似乎总自以为更懂用户,固执地将人工智能视为Windows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仍然期待微软能真正倾听。以下是像我这样的PC高级用户对Windows的真实期待:

加强问题更新测试:Windows 11最新更新导致部分固态硬盘故障,这只是近期一系列更新事故的冰山一角。希望微软投入更多时间测试软件更新,避免破坏现有功能。即使问题技术层面不归咎于微软,公司也应承担责任并致力改进(有传闻称微软近年来裁撤了大量质量保证测试人员)。

尊重软件选择权:我的PC由我做主。既然选择了默认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必然经过慎重考虑。不希望Windows不断通过隐蔽方式在Microsoft Edge中打开Bing搜索。请停止这种行为,尊重用户选择——既然能在欧洲遵守规则,在其他地区同样应该做到。

杜绝干扰性广告:希望Windows不要在启动时显示全屏插页广告推广微软应用,也不要在任务栏Widgets图标推送任何新闻标题。请停止垃圾广告轰炸,不要让用户觉得必须禁用所有广告设置。

增强应用沙盒安全:在已夭折的Windows 10X研发时期,微软曾提出大量应用容器化方案。希望能在不依赖Windows 11专业版独有沙盒功能的前提下,以更安全的方式运行应用,无需授予程序过多系统权限。

提升性能而非降级:宁愿延迟(甚至放弃)新功能,也希望全面提升Windows性能。例如Windows 11的文件资源管理器速度明显慢于Windows 10版本,微软完全可以回退版本并将其作为优化成果。这样或许就不再需要那么多第三方文件管理器替代方案。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快速、安全、可靠的桌面操作系统,能够流畅运行所需软件的系统。

必须再次强调:即便是人工智能爱好者也不需要这些华而不实的功能!当前Windows的人工智能功能大多是营销噱头。非人工智能爱好者可能会怀疑是人工智能发烧友在渴求这些功能,但事实恰恰相反。

真正的人工智能爱好者都在使用ChatGPTCopilotGemini等云端数据处理聊天机器人,以及Adobe PhotoshopFirefly功能等跨平台创意应用——这些工具完全不需要操作系统层面的人工智能支持。Windows只需做好应用运行和网络连接的本职工作。真正专注人工智能的用户根本不需要照片应用里的劣质图像生成器。

即便是运行本地人工智能模型的高级用户,也无法从这些功能中受益。他们都在利用大显存显卡运行本地图像生成器和大型语言模型,只需要Windows保持系统稳定性以确保软件正常运行。

越是做好桌面操作系统的本职工作,就越能造福所有用户——无论是传统PC高级用户还是人工智能爱好者。但放弃人工智能概念可能会冲击微软股价,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当前这种局面。


文章标签: #微软 #Windows #人工智能 #操作系统 #用户需求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