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茶会》坚持9月4日发售,直面人气大作撞期挑战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根据风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最新发布的消费者人工智能领域报告,谷歌Gemini、xAI的Grok以及在一定程度上Meta AI等ChatGPT的竞争对手,正在缩小与OpenAI这款热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差距。
这份第五次发布的报告,展示了两年半以来消费者使用人工智能产品的演变数据。第五次榜单中,有14家公司再次出现在顶级人工智能产品名单上:ChatGPT、Perplexity、Poe、Character AI、Midjourney、Leonardo、Veed、Cutout、ElevenLabs、Photoroom、Gamma、QuillBot、Civitai和Hugging Face。
这些公司代表了消费者使用人工智能的各个层面:通用助手、陪伴、图像视频编辑、语音生成、生产力工具和模型托管。
报告指出,另有五家公司除首次报告外均榜上有名,包括Claude、DeepAI、Janitor AI、Pixelcut和Suno,涵盖了通用人工智能应用、陪伴、图像编辑和音乐生成领域。
在该系列报告中,谷歌首次凭借Gemini、AI Studio、NotebookLM和Google Labs四个产品跻身顶级生成式人工智能消费者网络产品榜单。这些产品现已拥有独立域名,使其增长数据能够被单独追踪。
安德森·霍洛维茨表示,其报告数据来源于第三方市场情报公司,网络产品数据来自Similarweb,移动应用数据来自Sensor Tower。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第二的Gemini应用正在移动设备上缩小与第一名ChatGPT的差距,但其月活跃用户数仅为后者的一半。不出所料,Gemini的人工智能技术在Android平台上采用率更高,占据了近90%的月活跃用户群。在网络端,Gemini同样位居ChatGPT之后排名第二,访问量约为ChatGPT的12%。
谷歌面向开发者的AI Studio(基于Gemini模型构建的沙盒环境)首次进入人工智能网络产品前十名,位列第十;NotebookLM排名第十三位。谷歌人工智能实验平台Google Labs(包含Flow、Project Mariner和Doppl等项目)排名第三十九位。
报告显示,Meta AI和Grok也在追赶顶级人工智能应用ChatGPT。
Grok在网络端排名第四,移动端排名第二十三。这一增长十分迅猛——从2024年底没有独立应用(最初在X平台推出),发展到如今拥有超过2000万月活跃用户。2025年7月Grok 4发布时,其涨幅更是接近40%。
Meta的通用助手在网络端排名第四十六位(与三月份持平),但未能进入移动端人工智能应用榜单。部分原因在于此前有消息披露,Meta AI在未获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公开分享了部分用户的帖子。
DeepSeek和Claude在移动端的增长同样趋于平缓,前者较峰值下降了22%。在网络端,DeepSeek的跌幅更为显著,较2025年2月的峰值下降超40%。不过Perplexity和Claude仍保持了增长态势。
其他中国人工智能厂商也进入了网络端前二十名,包括排名第九的夸克(阿里巴巴旗下人工智能助手,移动端排名第四十七)、排名第十二的豆包(字节跳动通用大语言模型产品,移动端排名第四)以及排名第十七的Kimi(月之暗面智能助手)。这些产品均设有中文网站,其75%的流量来自中国。
网络榜单中另有七家由中国开发但向全球输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DeepSeek、海螺、Kling、SeaArt、Cutout Pro、Manus和Monica。
在移动端,五十大应用中有22个由中国开发,但仅有三款主要在中国使用。领先者包括美图(Photo & Video Editor、BeautyPlus、BeautyCam、Wink和Airbrush)、字节跳动(豆包和Cici)、Gauth和Hypic。
低代码开发初创公司Lovable和Replit本次首次进入主榜单,而未出现在今年三月份的a16z名单中。(需要注意的是,通过Replit和Lovable构建且未使用自定义域名发布的网站,其流量分别计入replit.app和lovable.app,这助力了它们的增长。)
安德森·霍洛维茨还特别提到了几款濒临进入顶级人工智能应用榜单的产品,包括网络端的PixAI、Bolt、Blackbox AI、Clipchamp和Getliner,以及移动端的Talkie、Seekee、Photo AI、AI Mirror和Arvin。
报告指出,本月移动端榜单的新面孔数量(14个)已超过以往,因为两大应用商店早已打击了ChatGPT的模仿者和克隆应用,使得更多原创应用得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