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热门书籍和漫画改编的科幻与奇幻作品一旦影视化,往往可能成为爆款;但若改编失利,则会沦为耗资最巨的败笔,其负面影响甚至将持续数年。2012年,改编自《火星上的约翰·卡特》的史诗级制作《异星战场》(John Carter)正是这样一场惨败——这部制作成本高达2.63亿美元的巨制最终仅收获2.84亿美元全球票房,导致迪士尼公司蒙受2亿美元亏损,系列化计划也随之夭折。

Cover Image

该片原本计划效仿其他科幻史诗系列,立志成为迪士尼的下一个王牌IP。然而由泰勒·克奇领衔主演的这部电影不仅血本无归,更被一位迪士尼高管斥为“影史最差作品”,使得主演问鼎动作巨星之路戛然而止。时隔十三年,克奇首度回应此次失利:“电影工业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组,我只是其中微小的一环。或许是时机不对,或许是创作干预过多,也可能是作品本身未能引起共鸣。但我始终为拍摄过程中的全力以赴感到自豪——人生总要向前看。”

《异星战场》充斥着科幻电影中过度使用的套路与陈腐设定:故事讲述一名内战老兵被传送至火星,在那里化身骁勇战士与各类外星生物展开激战。这些元素之所以令人耳熟,是因为埃德加·赖斯·巴勒斯191年创作的原著小说实为《星球大战》《飞侠哥顿》乃至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系列等众多科幻作品的灵感源泉。

2012年的惨败后,约翰·卡特IP的重启似乎希望渺茫——毕竟巴勒斯小说中的核心创意已被后续作品充分挖掘。但近日有消息称,这个科幻经典可能以动画剧集形式重获新生。流媒体时代为许多原本难以获得投资的项目开辟了生机,尽管在内容爆炸的流媒体战场中,《异星战场》能否杀出重围仍是未知数,但这或许是挖掘这个被埋没IP潜力的最后机会。


文章标签: #科幻电影 #票房惨败 #迪士尼 #IP改编 #流媒体

负责编辑

  星鸢依依 

  愿我的生命如星光般璀璨夺目,如风筝般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心爱的人携手共舞,在无垠的天际下编织永恒的浪漫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