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直播秀》第四季预告发布,剧情紧张回归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我评测过很多笔记本电脑,注意到许多电脑都预装了迈克菲(McAfee)杀毒软件的“免费试用版”。我点击过无数警告弹窗,声称除非付费升级保护,否则我的电脑将“面临风险”——这些迈克菲警报采用刺眼的红色调,明显是为了恐吓用户。实在太过分了!
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平价笔记本。即便在高端电脑上也屡见不鲜,比如我最近评测的联想全球首款卷轴屏笔记本电脑。这台售价3299美元的机器,尽管拥有顶级配置和科幻感硬件,仍然不断弹出令人不安的迈克菲付费提示。体验极差。
不必听我一面之词。我将通过实际截图展示全新Windows 11电脑上预装的迈克菲弹窗,教你识别这些套路,并说明为何不必理会它们。
平心而论,迈克菲杀毒软件性能尚可。虽然并非我们的首选方案,但确实能提供基础保护。问题在于其销售策略。在许多新电脑上,迈克菲的提示窗口具有严重误导性:它们让新电脑体验变得糟心,更暗中诱导缺乏经验的用户提交信用卡信息。
在设置新电脑时,我常看到写着“实时保护即将到期”的“安全警告”弹窗,不得不反复点击听起来骇人的“接受风险”按钮关闭提示。迈克菲营销团队显然经过A/B测试,精心设计出最能促使用户付费的话术。
虽然迈克菲及其合作厂商(如联想)认可这种方式,但我认为这有违道德。各位可自行评判其营销策略的正当性。
迈克菲警告的狡诈之处在于暗示其软件是电脑的唯一保护屏障,续费是保障安全的唯一途径,营造出“不付费就会彻底暴露于风险中”的错觉。
但事实是:Windows系统自带实时杀毒防护。即使那个带着“最后机会!”倒计时和“接受风险/保持保护”按钮的窗口数到零,你的电脑依然处于保护之中。
内置防护功能可在“Windows安全中心”应用中找到。微软这款杀毒软件(曾用名Windows Defender,现称Microsoft Defender Antivirus)完全免费,当没有安装其他杀毒软件时会自动启用。
因此当迈克菲声称“实时保护即将到期”时,它只说了半句真话:即将到期的是迈克菲的防护服务。但当其失效时,Microsoft Defender杀毒软件将立即接管,继续为电脑提供实时病毒防护。当迈克菲催促续费以“保持保护”时,你大可忽略——你的防护并不会中断,只是由微软而非迈克菲提供。切勿被“联想推荐”或任何电脑厂商的背书所迷惑——这些厂商通过预装和推广软件获得经济利益。
跳过初始弹窗后,迈克菲会转而利用错失恐惧症(FOMO)和时间压力进行诱导:限时优惠、错过不再等等。前文提到的“最后机会!”和“还剩5分钟!”提示都是典型套路。
这些绝望的推销手段与其说可怕不如说恼人,尽管配着红色靶心图标营造紧迫感,实则很容易看穿。但当我正处理事务时弹出“还剩5分钟!”的提示,仍感觉受到冒犯——迈克菲显然为牟利不择手段。
作为PC忠实用户,当我看到3000美元以上的电脑出现这种营销手段时,不禁理解Mac用户的优越感:至少macOS没有这些糟心玩意儿。当然这是几年前的看法——如今在2025年,连苹果都会向iPhone推送《F1极速求生》电影折扣票的广告。
整个科技行业的广告越来越烦人,推广方式愈发无孔不入。“平台沦陷”现象似乎无一幸免。是的,连伟大的苹果也已堕落,与其幻想其他平台更美好,不如花几分钟清理现有系统。
值得庆幸的是,新电脑上烦人的迈克菲试用软件卸载非常简便。你可以通过设置应用或控制面板的程序列表像卸载其他软件一样移除它。
点击几下即可彻底清除,所有骚扰提示随之消失。系统自带的Windows杀毒软件将自动激活,你也可以选择安装其他防护方案。
当然你也可以保留迈克菲并付费——再说一次,它确实是正规杀毒软件而非骗局。但个人而言,我拒绝支持这种销售策略:预装试用软件尚可接受,基于恐惧的营销则越过了底线——即便这确实有利可图。
同时记得关闭Windows系统内所有烦人的广告。只需稍作设置,就能让电脑尊重你的时间和注意力。
PC行业能造出惊艳的硬件,但我希望他们在软件体验上也能配得上3000美元以上笔记本的价位。迈克菲的恐吓式营销只是整个行业趋势的缩影。
是的,我们可以卸载迈克菲、关闭Windows广告设置、配置应用减少干扰,但若能免去这些折腾直接获得优质体验,岂不更好?这个要求很过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