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政府可能入股英特尔一事在近日逐渐明朗,交易架构日益清晰,华尔街分析师开始剖析这一特殊动态对英特尔盈利前景带来的复杂影响。

Cover Image

美国银行重申了对英特尔的“中性”评级及25美元的目标股价,认为该股“在公司的制造进展——尤其是18A制程良率及外部客户合作/验证——明确之前,很可能持续区间震荡”。

该机构推测,美国政府可能通过将79亿美元的《芯片法案》拨款加上国防部“安全飞地”计划的30亿美元额外补助转换为无投票权股权,从而获得英特尔110亿美元的股权。

关键点在于,美国银行指出110亿美元足以收购英特尔10%的股权,这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近期的表态相符。美国银行认为,此举确实将为英特尔带来重大机遇,通过强化其“美国本土制造优势,帮助新老无晶圆厂客户扩大在美生产布局”。事实上,软银似乎得出了相同结论——其近期承诺向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以把握“美国半导体创新机遇”。

但美国银行也指出,机遇背后存在多重隐忧:包括“现有普通股股东权益将被稀释10%且短期内无法获得补偿”、俄亥俄州晶圆厂等关键项目(该项目已多次延期)的交付压力加剧,以及“占英特尔2024财年销售额约29%的中国市场客户可能加强审查并减少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我们本周早前报道,特朗普政府目前也计划将针对美光、三星和台积电的《芯片法案》拨款转换为股权——特别是这些拨款至今实际发放金额极为有限。

正如我们当时所指出的,随着特朗普政府似乎决心将政府扶持分散给晶圆制造领域的多家龙头企业,此前预期由英特尔独享的独特优势如今可能大打折扣。


文章标签: #英特尔 #美国政府 #股票稀释 #中国市场 #芯片法案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