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已要求所有国内数据中心开始使用更多国产处理器,这是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实现自给自足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全球正加大对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处理器生产的投资,各国对尖端技术采取自给自足和民族主义立场的趋势日益明显。

Cover Image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国有数据中心企业未来将被要求采购超过50%的国产芯片。这一要求源自上海市政府去年三月发布的指导意见,如今已扩展至全国范围,可能对中国芯片的采用、投资以及对美国处理器的整体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白宫最新协议条款,英伟达(NVIDIA)超威半导体(AMD)等美国巨头向中国企业销售最新芯片长期面临联邦限制,目前仅能出售性能缩水的版本,且需将收益的15%上缴美国政府。尽管美国政府希望维持与中国企业的贸易关系,但近月来这一过程波折不断,引发业界担忧——无法获取所需芯片的企业可能寻求其他渠道,甚至催生走私现象,这也部分推动了中国本土芯片生产的发展。

英伟达等美国企业斥资数千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和本土芯片工厂类似,中国过去几年也宣布了大量新建数据中心项目。这些项目原本预计采用英伟达等公司的最新GPU,但在贸易封锁反复无常以及中国对显卡内置追踪硬件的担忧下,中国正转向加大对本土芯片的投资。此前有报道称,中国正劝阻使用英伟达H20等产品,暗示存在安全隐患。

然而,该政策可能导致中国人工智能创新速度放缓。虽然国产芯片据称足以胜任AI推理(即AI日常运行),但在训练能力上远不及英伟达AMD的最新GPU。无法获取最新及未来设计将严重限制中国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其国产GPU被认为落后英伟达最新技术数年之久。值得注意的是,有报道称深度求索(DeepSeek)R2近期因按政府要求改用华为芯片而非英伟达硬件进行训练而遭遇延期。

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这些中国芯片的运行软件生态。英伟达芯片依托强大且近乎垄断的CUDA生态系统,而中国产芯片将无法利用这一优势。


文章标签: #芯片 #国产化 #英伟达 #AI #半导体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