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位于印度的音频连续剧平台Pocket FM立志成为音频界的Netflix。该公司计划通过数百集规模的音频剧集精准匹配用户偏好,为此需要快速生产内容——这正是他们引入AI技术的关键原因。

Cover Image

这家Lightspeed投资的初创企业为编剧团队配备了AI工具包,可实现优化单集结局、增强叙事吸引力等功能,旨在加速故事创作流程。目前平台已使用ElevenLabs等AI工具生成角色语音,并内部测试了写作辅助系统。

创始人罗汉·纳亚克(Rohan Nayak)表示,全面推广AI工具后,编剧完成单集剧本的时间将大幅缩短。这款名为CoPilot的写作工具具备多重功能:将叙述性文本转为对话体、通过“节拍分析”提升特定类型剧集吸引力,以及提供“缩短/扩展”等基础文本处理能力。

为构建CoPilot,团队分析了数千小时数据以解析用户对不同类型剧情的偏好。基于此,工具能智能建议增加角色冲突的桥段、设计更精彩的单集结局,甚至推荐背景音效标签。该工具还可自动生成角色档案、关系图谱及剧情摘要,方便编剧随时调阅。

技术架构上,Pocket FM正在训练多个小模型,用于维护角色弧光、人物关系及叙事连贯性,并结合用户反馈数据优化戏剧张力。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平台同步推出本土化工具,不仅能翻译文本,还会根据地区文化调整姓名和习语。今年初在德国首次试用的这套系统成效显著,六月单月应用内收入突破70万美元。纳亚克透露:“以往开拓新市场需12-18个月积累至少1,000小时内容,现在三个月内即可完成。”

AI工具使德国市场编剧效率提升50%,剧本错误率下降带来用户留存提升。在美国,AI辅助创作的剧集已占总播放时长的10%,过去12个月创收700万美元的同时,还将生产成本降低2-3倍。

通过AI技术,平台现每月可试制近1,000部剧集。除音频剧外,公司正通过Pocket Toons平台开发漫画改编工具,并探索微短剧等视频形式。这家融资超1.96亿美元的企业计划明年推出自研大语言模型,整合写作辅助、戏剧化处理等多项功能。

AI应用也带来隐忧。过去一年Pocket FM已进行多轮裁员,并面临加州劳务诉讼。有报告显示编剧收入持续下降,在德国某些剧目中AI生成内容已超过人工创作。公司回应称AI主要拓展了创作边界,核心创意群体受影响有限。

质量管控方面,平台采用AI审核框架检测重复、版权及内容健康度等问题。但业界担忧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内容同质化,影响用户推荐系统的有效性。对此发言人强调:“快速生产不意味着质量妥协,编剧将更聚焦于定向优化和精品打磨。”


文章标签: #AI编剧 #音频平台 #内容生产 #本土化 #Netflix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