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飞《纳尼亚传奇》首曝片场照,全新改编引期待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首席执行官彼得·贝克(Peter Beck)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直言不讳地批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对其首艘星舰(Starship)试飞成功的定义“纯属无稽之谈”。2023年4月,SpaceX进行了首次星舰综合试飞,发射前该公司将成功标准保守地定义为“火箭能离开发射台即为成功”。这一低调预期颇具先见之明——由于上级箭体未能与超重型助推器分离,飞行四分钟后被迫启动自毁程序。
彼得·贝克强调,中子号(Neutron)火箭的成功标准应是“进入轨道”。目前SpaceX的主力火箭猎鹰9号(Falcon 9)作为中型运载火箭,是全球唯一具备推进式着陆能力的可重复使用一级助推器;而火箭实验室运营的中子号小型运载火箭,其一级助推器也多次成功回收以测试性能。该公司正通过开发中子号中型火箭,意图在商业发射市场与SpaceX展开竞争。
中子号设计推力为6600千牛,低于猎鹰9号的7600千牛。与SpaceX类似,火箭实验室计划实现中子号的海上着陆回收,首飞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进行。贝克在本月初的财报会议上透露,公司已在发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着手建立规模化火箭生产体系。
“根据经验,制造首枚火箭固然困难,但构建支撑第10次、第20次发射的体系更具挑战。”贝克表示,“火箭项目的资金主要投入基础设施,而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关键布局。”
当美国银行分析师问及试飞成功标准时,贝克明确表态:“我们不会用‘离开发射台就算成功’这种说辞糊弄人。”他强调中子号的成功必须满足“进入轨道并验证可扩展性”两大条件。这番言论直指SpaceX——后者在2023年首艘星舰试飞前,曾公开将成功标准定为“离开发射台”。作为人类史上首个33台发动机并联的火箭,星舰的设计推力超过中子号十倍,承载着SpaceX殖民火星的宏大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