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最近宣布了一项增材制造(即3D打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技术已在航天工业中实现实际应用。据《大众科学》报道,由韩国航空航天研究所(KARI)牵头,联合KP航空工业公司汉阳大学AM Solutions公司共同开展的项目中,研究团队成功采用钛合金3D打印出燃料箱,并通过了关键耐久性测试。

Cover Image

航天级3D打印部件的研发进程正在加速。就在上周,另一支团队展示了其3D打印组件通过太空旅行关键测试的成果。彼时研究人员通过对打印部件进行涂层处理,使其顺利通过颗粒污染测试。而本次项目则另辟蹊径,直接让金属基材打印件通过了耐久性测试。

团队选择挑战燃料箱的3D打印,这类部件对耐压性能要求极高。传统工艺需将钛合金浇铸入模具锻造,虽然适合批量生产标准件,却难以适应定制化设计。如今能用金属材料打印出满足航天发射压力要求的燃料箱,标志着私人定制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款3D打印燃料箱采用Ti64钛合金制造,直径达640毫米,可承受330巴的高压。研究人员还使用液氮将其冷却至-196℃进行测试。该技术有望改变航天设备必须集中生产的现状,不过目前仍处早期研发阶段,短期内难以实现商业化。


文章标签: #航天 #3D打印 #钛合金 #燃料箱 #韩国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