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Rapidus仅剩两年量产2纳米芯片,失败将丧失技术优势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我们近期报道过两起成功的显卡修复案例——一张报废的RTX 5090和一张RX 7800 XT从硅基坟墓中重获新生。但硬币总有另一面:当维修失败时会发生什么?当显卡注定无法修复时又该如何?Northwest Repair最新接手的案例就给出了答案——这张经过特殊改装的RTX 4090远比想象中“死”得更彻底。
这台被大改的RTX 4090搭载罕见的48GB显存PCB板,由客户自行尝试修复失败后送到托尼的工作台。这位客户曾暴力注入21伏/21安培电压(剧透警告:结局惨烈)。这张非公版PCB的显存容量是标准版的两倍,但廉价电源元件和糟糕的散热设计埋下了祸根。经历后续事件后,托尼直言48GB显存显卡根本不可靠。
拆解时首先暴露的是显存芯片的灾难性散热——仅靠单薄支架固定的背板根本无法控制温度。被挤压的风扇线缆也暴露出此前粗暴的维修痕迹。万用表检测显示12伏供电线路和1.8/1.2伏显存线路完全短路,这块电路板已经“熟透了”(字面意思)。
热成像仪和低压电流注入揭示了更清晰的问题:供电时某颗显存芯片直接发光——这是烧毁的铁证。GPU核心也出现热点,表明内部存在短路。进一步检测发现降压转换器中失效的驱动MOSFET管才是元凶:它本该将12伏降压为显存所需电压,却因短路将全压12伏直接灌入显存,导致多颗芯片烧毁并波及核心。
更换故障MOSFET管虽然解决了12伏短路,但显存线路依旧短路。拆除部分显存芯片也无济于事——更多芯片已报废,核心大概率也宣告阵亡。后续电压注入测试彻底宣判这张显卡无法修复。
正常显卡中,来自PCIe插槽的电力会经过MOSFET管和电感元件降压,分别为显存(1-1.8伏)和核心(不同电压)供电。GPU核心处理数据后向显存发送指令,实时交换纹理、帧缓存等数据。一旦MOSFET管失效,12伏高压直接冲击仅需1伏的元件,瞬间就能造成毁灭性破坏。
最终这张显卡彻底报废。修复需要更换MOSFET管、多颗显存芯片及GPU核心——这种工程只有专业实验室能完成,成本接近新卡价格。这个案例警示我们:高压注入与劣质元件改装风险极高。它现在最多充当零件捐献者,用高昂代价印证了硬件的极限不容挑战。
通常我们只报道成功案例,但这次事件划清了维修的底线。若非极端改装,这张显卡本可复活。反复加热可能还导致PCB板变形,彻底断绝修复可能。要记住:折腾昂贵硬件付出的代价,往往远超设备本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