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与经典FPS游戏《无人永生》(The Operative: No One Lives Forever,以下简称NOLF)开发的制作人员近日坦言,该作PlayStation 2(以下简称PS2)移植版是“一次失败”。在游戏发售约24年后,他们首次披露了这段开发秘辛。

Cover Image

这部2000年登陆PC平台的FPS作品中,玩家将化身守护世界和平的秘密情报组织UNITY的王牌特工凯特·阿彻Cate Archer),执行扭转全球局势的机密任务。其突破性地融合了当时FPS罕见的专业潜行玩法、间谍道具关卡设计和丰富多变的剧情展开,被誉为“继《半衰期》(Half-Life)后的又一FPS杰作”,斩获多项年度游戏大奖,次年便启动了PS2移植计划。

原开发商Monolith Productions(以下简称Monolith)曾推出《极度恐慌》(F.E.A.R.)、《死刑犯:罪恶起源》(Condemned: Criminal Origins)及《中土世界:暗影魔多》(Middle-earth: Shadow of Mordor)等佳作,后因华纳兄弟游戏部门重组将于2025年关闭。

时任NOLF首席美术师的马修·艾伦Matthew Allen)透露,PS2版遭遇滑铁卢的主因在于强行移植导致的品质妥协。虽然追加了新内容,却删除了多人模式;取消自动存档功能更引发玩家争议。据其回忆,这次移植源于工作室内部试图将LithTech引擎游戏移植PS2的战略决策,而同期作品《Sanity: Aiken's Artifact》惨淡的销售成绩(艾伦戏称“销量恐怕不到六份”)促使临时拼凑的团队仓促上马。

移植工作伊始就危机四伏——原作为需要高端显卡流畅运行的重度PC游戏,面对PS2羸弱的机能,团队成员竟要求艾伦重制全部素材,更直言“我们不懂技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必须做出PS2版”。转机出现在另一支LithTech工程师团队加入后,尽管移植组曾闹出“要求对方开发素材解构工具”的技术乌龙,最终仍在9个月内完成了这项“自己都不愿让最讨厌的敌人体验”(艾伦语)的移植作品。

这场充满妥协的移植背后,暴露出早期主机性能局限与草率开发流程的深层矛盾。不同于常见的“移植成功学”案例,开发者主动坦承失败的反思姿态,反而为游戏史留下了珍贵的反面教材。


文章标签: #FPS #游戏移植 #开发秘辛 #PS2 #游戏史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