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据媒体当时获悉,人工智能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正与Kleiner Perkins领投的财团洽谈新一轮融资,估值达28.5亿美元,较半年前翻倍。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该交易最终流产。4月有消息称,这家初创公司计划以相近的30亿美元估值出售给OpenAI

Cover Image

尽管这笔交易最终戏剧性破裂,但核心问题始终存在:既然公司增长迅猛且受风投青睐,为何选择出售?

多位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尽管AI编程助手概念火爆,实际却可能是巨额亏损的生意。一位接近Windsurf的人士表示,这类编程工具(尤其是Windsurf)运营成本极高,导致其毛利率“深度为负”——产品运营成本甚至超过收费能力。

这主要源于大语言模型(LLM)的高昂使用成本。由于模型开发者持续针对编程、调试等任务优化最新模型,AI编程助手被迫始终采用最新、最先进且最昂贵的LLM版本。而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令问题雪上加霜,Anysphere旗下CursorGitHub Copilot等拥有庞大客户基础的竞品已形成围剿之势。

改善利润率最直接的途径是自建模型,从而免除向AnthropicOpenAI等供应商支付费用的成本。“如果不参与模型研发竞赛,这门生意将极其烧钱。”知情人士坦言。但Windsurf联合创始人兼CEOVarun Mohan最终放弃了这个耗资巨大的计划。更何况,模型供应商自身已开始直接竞争——例如Anthropic推出Claude CodeOpenAI发布Codex

出售公司成为锁定高回报的战略选择,赶在OpenAI等AI供应商亲自下场蚕食市场前退出。多位业内人士认为,Anysphere(Cursor开发商)及LovableReplit等同类型企业同样面临利润率压力。

“所有代码生成产品的利润率不是持平就是负数,简直惨不忍睹。”面向中小企业的编程工具Mocha创始人Nicholas Charriere表示,该领域各初创公司的可变成本差异很可能仅在10%-15%之间。

与Windsurf不同,高速增长的Anysphere选择保持独立,据传已拒绝包括OpenAI在内的收购要约。今年1月,该公司宣布尝试自建模型以控制成本。7月有消息称其从AnthropicClaude Code团队挖来两名骨干,但两周后这些员工又重返原公司。

除自研模型外,Anysphere也寄望于LLM成本随时间下降。Google Ventures普通合伙人Erik Nordlander指出:“当前推理成本已是历史峰值,这是行业共识。”但现实未必如此——部分最新AI模型因处理复杂多步任务消耗更多算力资源,成本不降反升。

转机何时出现尚不明朗。例如OpenAI最新发布的旗舰模型GPT-5定价显著低于竞品Claude Opus 4.1Anysphere立即将其纳入Cursor的模型选项。

近期Anysphere还调整定价策略,将运行最新Claude模型的增量成本转嫁给高频用户。部分Cursor用户对每月20美元专业版套餐外的附加费用措手不及,CEOMichael Truell随后通过博客为定价变更沟通不清致歉。

这就是进退维谷的困境。尽管Cursor已成为最受欢迎的AI应用之一(今年6月达成5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但投资者认为,一旦出现更优秀的替代工具,用户忠诚度或将瓦解。

在如此竞争格局和成本压力下,Windsurf的退出选择或许情有可原。与OpenAI交易流产后,创始人及核心团队转投Google,关键股东获得24亿美元补偿,剩余业务则出售给Cognition。尽管包括知名风投在内的多方批评Mohan致使约200名员工未获Google职位,但知情人士强调该收购已最大限度保障所有员工利益。

Cursor外,ReplitLovableBolt等AI编程工具同样是LLM时代增长最快的初创公司,它们同样依赖模型供应商。值得深思的是,若这个年收入数亿美元的明星赛道都难以摆脱模型商掣肘,其他新兴领域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文章标签: #AI编程 #初创困境 #LLM成本 #行业竞争 #盈利压力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