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有望在“核电建设新时代”发挥关键作用。这一论断源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成功将3D打印与人工智能整合到核设施智能制造中。该实验室联合Kairos Power、Barnard Construction、Airtech、TruDesign、Additive Engineering Solutions、Haddy缅因大学,为Hermes低功率示范反应堆成功制造出聚合物混凝土模具。令人瞩目的是,这项制造技术据称“将施工周期从数周缩短至数日”。

Cover Image

此处的3D打印技术用于制造高精度模具,并在需要的位置精准浇筑聚合物混凝土。部分模具结构虽简单,但该技术在生产具有独特几何形状的构件时,能天然确保所需精度。

在田纳西州东部的Hermes低功率示范反应堆施工现场,可见3D打印机械臂正持续挤出材料。具体而言,画面展示了混凝土屏蔽柱段的打印过程,随后由操作人员使用电动打磨工具进行精细加工。

据官方声明,这些大型3D打印复合模具专门用于反应堆的辐射屏蔽。整体而言,该技术仅用14天便完成全部作业,而传统方法需耗时数周。此前同类制造任务通常超过两周。

该工作隶属于美国能源部(DOE)资助项目,旨在推动可扩展核能并网。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在博文中表示,这项SM2ART Moonshot计划期望“降低成本、提升设计灵活性,并为美国下一代反应堆强化本土供应链”。

当前全球电力供应正面临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求激增的压力。在加密货币挖矿热潮暂歇后,核能注定将在AI驱动的未来能源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文章标签: #3D打印 #核电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反应堆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