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销售数据统计机构Alinea Analytics于8月1日报告称,2025年上半年Steam平台合作类游戏销售收入创下历史新高。不仅知名IP表现强势,《R.E.P.O》(R.E.P.O)和《Schedule I》(Schedule I)等独立游戏作品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Cover Image

Alinea Analytics市场分析负责人瑞斯·埃利奥特(Rhys Elliott)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Steam平台新游戏销量前五名均为合作类游戏(按排名依次为《R.E.P.O》《Schedule I》《PEAK》《怪物猎人:荒野》(モンスターハンターワイルズ)和《艾尔登法环:夜列车》(エルデンリング ナイトレイン))。若以收入计算,前五名中亦有四款属于合作类作品(按排名为《怪物猎人:荒野》《Schedule I》《R.E.P.O》《天国降临:救赎2》(キングダムカム・デリバランス II)和《分裂虚构》(スプリット・フィクション))。

2025年上半年Steam平台合作类游戏总营收达4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1%,创下该品类历史最高纪录。自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该品类始终保持着显著增长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热销合作游戏呈现出多元化形态——既有卡普空(Capcom)旗下《怪物猎人:荒野》这样的传统3A系列,也包含semiwork工作室开发的《R.E.P.O》和TVGS个人开发的《Schedule I》等体量各异的作品。从3A大作到独立游戏再到服务型产品,合作玩法已成为游戏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

以物理演算恐怖游戏《R.E.P.O》为例,开发者通过YouTube频道同步开发进度的独特运营方式,使其物理引擎产生的不稳定动作反而成为社交网络热议的欢乐源泉。而毒品走私模拟器《Schedule I》则因知名主播推荐,上市即爆红。这两款作品在销量与收入榜单均位居前列。销量季军《PEAK》则巧妙将游玩过程中的意外事件转化为社交乐趣,其每日自动生成新山脉的机制更放大了合作玩法特色。

埃利奥特指出,合作游戏的成功建立在社交参与度重玩价值创作者亲和力三大支柱之上。具体表现为:通过网红推介和用户自发传播提升知名度,凭借耐玩特性形成口碑扩散,最终引发持续关注的正向循环。该公司还发现,兼具长尾销售曲线与高评价的多人游戏更容易获得Steam商店算法推荐,这进一步助推了头部作品的销售表现。

随着时代变迁,游戏流行趋势正发生改变——近年来那些具有社交媒体病毒式传播潜力的合作游戏日益凸显影响力。疫情催生的需求增长,以及Discord等通讯工具的普及都是重要推手。2025年下半年将涌现哪些现象级作品,值得业界期待。


文章标签: #游戏 #Steam #合作游戏 #收入 #独立游戏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