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或推599美元MacBook,搭载iPhone芯片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声称智能家居很简单的人,绝对在撒谎。事实上,构建智能家居(准确地说,在我家是智能公寓)是我经历过最棘手的科技挑战之一,光是协调不同品牌、型号、连接标准和兼容性问题就够让人抓狂。
没错,我踩过无数坑。有些是小失误(比如买过装不进普通灯座的智能烛台灯泡),有些则是原则性错误。(比如把亚马逊Alexa音箱和谷歌Google Home显示屏混用——没错就是我,稍后会详细说明。)
庆幸的是,这些教训让我总结出六大智能家居致命错误,希望你别重蹈覆辙。
看到亚马逊上9.99美元四个的Wi-Fi智能插座,谁都难免心动。这个价格确实能让全屋插座智能化,听起来稳赚不赔。
但血泪教训告诉我:无法正常使用的智能插座,再便宜都是浪费。我家那些廉价智能插座要么频繁断连,要么直接罢工。有个杂牌Zigbee插座每周必死机一次,拔插重启只能暂时缓解;另一个廉价HomeKit插座早已无法连接苹果家庭应用,现在只能手动控制。(当然,迟早会换掉它们。)这些坑货的共同点?单价都在10美元左右。
当然,如果你真能找到物美价廉的型号(我们确实发现过少数),那算你厉害。但像Eve Energy和飞利浦这些30美元级别的智能插座,四年间从未掉链子,反而成了存在感最低的可靠伙伴。贵是贵了点,至少钱没打水漂。
多数Wi-Fi智能设备仅支持2.4GHz频段——这很合理,毕竟双频智能灯泡纯属性能过剩。
但问题在于:单频设备常无法识别双频路由器,而设备根本不会明确报错。你可能试遍各种解决方案后,才发现罪魁祸首是双频网络。只要暂时关闭路由器5GHz频段,连接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这个错误堪称前者的镜像:设置完智能设备后忘记恢复双频模式。两周前我就犯了这个错,全家困惑为何网速暴跌,最后才惊觉TP-Link分布式路由器仍停留在单频状态。
这更像是个遗憾而非错误:我家地下室后门装着老款Wyze Cam v2,前门则是Ring电池门铃。它们虽表现可靠,但最佳功能都需月费解锁——Ring年费50美元(或月付5美元)才提供三个月录像存储和人形识别;Wyze的人形检测也需订阅,停费后连蜘蛛网和扫地机器人都会触发警报。
现在想来,真该选择像TP-Link Tapo摄像头这类支持本地AI识别+存储的设备。尽管存在设备被盗风险,但长期看比月费划算得多。
多年间,我用着只会撞墙的iRobot Roomba 694,每周都得清空地板、用长凳挡住楼梯,防止它吞袜子或滚下台阶。虽然麻烦,总比手动吸尘强——直到一年前换上带自动集尘座、激光建图和AI避障的Roomba i7+(现已有更先进型号)。
这才是革命性体验:看着它优雅绕过鞋子/椅子,配合定时清洁和自动倒垃圾功能,我数周都不用插手。只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早点换?
作为智能家居评测者,我不得不测试各品牌设备——但把Alexa音箱、Google Nest显示屏和苹果HomePod混用绝对是馊主意。厨房里常上演“Hey Google...不对,Hey Siri”的闹剧,两个助手还会互相应答(“我是Alexa不是Siri”“你认错人了”)。更别提智能场景割裂、设备兼容性混乱…简直一团糟。
忠告很简单:选定一个生态就坚持到底,你家人的耳朵会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