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导致计算资源过剩、数据中心利用率不足的局面后,中国正在重新评估其数据中心发展策略。据路透社报道,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国家层面的规划方案,旨在调控行业增长、优化现有资源,并将分散的设施整合成统一的计算网络,实现闲置算力的按需流转。

Cover Image

从狂飙到沉寂:大量数据中心陷入闲置

“东数西算”战略驱动,各类初创企业曾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数百个面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大型数据中心。该政策引导地方政府在电价较低的西部地区建设基础设施,以满足东部经济带的算力需求。但分析师指出,偏远省份的设施虽能降低能耗成本,却因网络延迟问题难以满足实时性应用需求,反而削弱了服务吸引力。

大量数据中心的建设基于国有企业政府机构采购算力的预期,但实际需求远未达预期,导致许多设施处于空置状态或仅维持20%-30%的负载率,远低于设计容量。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前景疲软的背景下,2024年国家对数据中心的投入仍达34亿美元,甚至超过2023年水平。根据路透社查阅的政府采购数据,今年已有约17.3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政策转向:从严控过剩到集约化运营

地方政府对投资回报的担忧日益加剧——过去18个月已有超100个数据中心项目终止,较2023年全年11个的废弃量激增。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NDRC)正在开展行业全面审查,通过强化项目评估、禁止地方政府投资小型计算设施等措施遏制盲目建设,确保新项目符合最低利用率门槛和预售合同等效率标准。

与此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正联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探索建立国家级云平台,将分散的闲置算力整合为可全国调度的服务资源。但该计划面临显著技术障碍:西部数据中心受基础设施限制,多数无法达到“东数西算”要求的20毫秒实时传输标准;各设施硬件架构差异(如采用英伟达GPU+CUDA华为昇腾+CANN的不同技术路线)更导致云环境整合困难。

尽管存在挑战,中国政府仍持续推进全国算力网络建设。决策层认为集中调度模式将助力人工智能云服务发展目标,提升部分项目的投资回报。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异构硬件融合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效显现仍需时日。


文章标签: #数据中心 #算力网络 #东数西算 #资源整合 #云计算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