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Digitimes报道,长鑫存储(CXMT)为提升产品质量,不得不将DDR5内存芯片的大规模量产计划推迟至2025年底。不过最新测试表明,该公司DDR5芯片质量已接近台湾南亚科技(Nanya)的水平。随着良率提升、质量改进以及产能扩张,这家中国大陆DRAM制造商不仅让台湾小型厂商感到压力,更令全球行业巨头警惕其市场冲击力。

Cover Image

去年底长鑫存储突然启动DDR5试产,业界曾担忧其会以低价策略冲击市场。后经披露,该公司采用第四代DRAM工艺制造的16GB DDR5芯片比三星同规格产品大40%,导致生产成本显著提高。更严峻的是,2025年初的测试暴露出其在60℃高温零下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缺陷,迫使公司重新设计芯片并制作新光罩——这一昂贵调整虽解决了温域问题,却导致量产计划延期。

知情人士透露,长鑫存储原定2025年5-6月实现量产,但截至7月仍未启动。目前其生产线良率仅略超50%,远低于DRAM行业标准。供应链消息指出,该公司需进一步优化工艺积累经验方能达到行业平均良率,这将使大规模量产推迟至2025年末

最新测试显示,长鑫存储DDR5模块质量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若通过主流PC厂商认证,将标志其与老牌DRAM供应商的差距正在缩小。但TechInsights分析指出,该公司采用的第四代工艺(约16nm制程)相当于三星2021年初的第三代10nm级技术,导致16GB DDR5芯片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美国2022年出口管制新规——禁止向中国大陆出口或维护18nm以下DRAM生产设备。由于长鑫存储产线设备国产化率仅约20%,若美欧日供应商中断设备维护与零部件供应,其良率提升与产能扩张将面临重大阻碍。

作为国家支持的半导体自主化战略企业,长鑫存储展现出不同于商业公司的扩张魄力: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其2024年月产能已达17万片300mm晶圆,计划年内提升至24万片Digitimes更预测2025年底将达28万片。尽管面临技术封锁风险,凭借政府资金支持,这家中国DRAM制造商仍被视为全球市场最具潜力的颠覆者。


文章标签: #长鑫存储 #DDR5 #芯片 #量产 #DRAM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