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象互联网上被盗的个人数据时,比如住址、电话号码、上网记录甚至密码,通常会联想到黑客将其转卖给身份盗用者。也可能脑补警察通过灰色手段获取数据,或是保险公司窥探客户隐私。但事实上,任何人只需花费50美元,就能从一家美国公司购得这些数据。

Cover Image

这家名为法恩斯沃思情报(Farnsworth Intelligence)的公司由23岁创始人艾丹·雷尼(Aidan Raney)创立,主打“开源情报”业务。其核心产品信息窃取者(Infostealers)毫不掩饰功能——通过Infostealers.info网站(这域名够直白),用户花50美元起就能访问全球可搜索的个人信息数据库。

与那些类似网络黄页的“人物信息”网站不同,该平台数据直接源自企业数据泄露事件,这种获取方式在多数国家均属刑事犯罪。数据库包含全套隐私信息,甚至包括用户浏览器自动填充的收货地址等深度数据。

更惊人的是其信息窃取者数据平台产品,可提供含账号密码的私密数据。虽然该功能需“正当理由”才能使用,但公司认可的用途包括“私人调查、情报工作、新闻报道、执法行动、网络安全”等宽泛领域——全程无需出示司法令状。

公司官网竟炫耀其通过社会工程学手段“成功渗透朝鲜笔记本电脑农场并截获情报,为客户节省数百万美元”。这些数据被包装成可用于“企业尽调”“深度背景调查”和“高级资产追踪”的服务,但其万亿级数据来源始终成谜。

虽然每周都有数百万用户数据流入暗网,安全公司也会据此提醒客户修改泄露密码。但如此公然销售赃物数据,任由企业、政府等强势方滥用,堪称冷酷至极。电子前沿基金会的库珀·昆汀(Cooper Quintin)指出:“转售赃物手机违法且不道德,这与销售被盗数据毫无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未设置任何防止家暴者追踪受害者、政府人员监控弱势群体的屏障——只需一张信用卡,任何人都能成为隐私猎手。截至发稿,法恩斯沃思情报及其创始人对质询保持沉默。


文章标签: #数据泄露 #隐私安全 #非法交易 #道德争议 #黑客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