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iverr创始人再创业,物流AI公司Augment获8500万美元融资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伊恩·卡崔斯博士(Dr. Ian Cutress)——这位在YouTube以TechTechPotato之名活跃的行业分析师,同时也是More Than Moore专栏的创始人——是PCWorld视频节目和The Full Nerd播客的常驻嘉宾。当他在旧金山演播室现身时,威尔自然不会错过向他讨教CPU制造奥秘的机会。
首先要解答的是:芯片工厂(更准确地说,晶圆厂或简称“fab”)究竟如何生产硅芯片?我曾听过一个比喻:“把原料倒进机器一头,机器捶打几下,另一头就吐出CPU。”但现实要复杂得多——涉及数千道工序、数百种组件和工艺,某些环节甚至需要稀缺的珍贵材料。而这仅仅是芯片的物理构成部分。实际上,建造并运营一座晶圆厂需要数年的规划开发,以及动辄数十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投入。
随着处理器性能提升,纳米级元件的制造工艺日趋复杂。虽然老旧的晶圆厂仍可继续生产非尖端芯片数十年,但先进制程的研发难度已使得行业集中到三大巨头手中:台积电(TSMC)、英特尔(Intel)和三星(Samsung)。它们为几乎所有主流厂商供货,包括AMD、英伟达(Nvidia)、苹果(Apple)、高通(Qualcomm)和联发科(MediaTek)等。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企业Rapidus正以政府税收优惠为后盾,联合索尼(Sony)、丰田(Toyota)和软银(Softbank)等本土合作伙伴,全力推进2纳米制程晶圆厂建设,预计2027年实现最尖端芯片量产。
这些高端制造似乎与普通消费者相距甚远。但伊恩指出,用于人工智能的芯片技术与消费级显卡存在大量共通之处,游戏主机等设备同样受益。更何况专业领域存在极高门槛——不可能简单将次品AI芯片改装成价值2000美元的显卡。保持消费级产品线不仅有助于技术多元化,更能维系投资者关系(毕竟亿万富翁偶尔也需要选购笔记本电脑)。
感谢卡崔斯博士的深度解析。欲获取更多科技行业动态,请订阅PCWorld的YouTube频道并关注每周播客The Full N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