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元公司)拒绝签署欧盟提出的《人工智能协议》,认为该倡议要求过于严苛,可能扼杀该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增长与创新。此举加剧了科技企业与监管机构之间的紧张关系——双方正就如何在不阻碍人工智能真正潜力释放的前提下实施管控展开博弈。

Cover Image

Meta警告称,欧盟的《人工智能协议》可能损害创新,并赋予竞争对手不公平优势。这份自愿性协议是欧盟在《人工智能法案》全面实施前的过渡措施,后者已于今年早些时候通过并生效,但正式强制执行需待2026年。协议要求科技企业提前践行该法案原则,以提升技术研发的透明度、问责制与安全性。尽管多数公司已同意加入,Meta却指出协议内容与《人工智能法案》既有义务重复,并可能导致其系统被迫过早调整(据CNBC报道)。

该公司声称,这些额外要求将拖累依赖灵活性与快速创新的领域发展进程,但强调仍致力于与欧洲监管机构合作以确保其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合规,只是认为协议“推进过急、尺度过大”。欧盟官员则回应称,该协议是防止人工智能系统(尤其是日益渗透日常生活的生成式AI和推荐算法)损害用户或传播虚假信息的关键举措。

Meta警告,现阶段过度监管可能限制技术发展与红利,进而使监管宽松地区的竞争者获得优势。其立场与部分已接受协议以符合欧盟标准的竞争对手形成鲜明对比。分析师指出,Meta的态度折射出科技行业的普遍忧虑——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平衡监管与快速创新需求。

随着全球监管机构加速制定人工智能规则,Meta的立场凸显了兼顾公众保护与技术企业发展的挑战。若策略得当,该公司或能影响监管框架形态,但目前博弈刚刚开始。围绕欧盟《人工智能协议》的争议,或将塑造未来全球类似协议与法律的走向,以及企业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空间边界。


文章标签: #人工智能 #Meta #欧盟 #监管 #创新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