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巨头摩根大通认为,人工智能领导者OpenAI(开放人工智能)在2029年前难以实现盈利。该机构今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披露,OpenAI75%的收入来自客户订阅服务。截至今年3月,其周活跃用户达5亿,但分析师指出这家公司难以长期保持对谷歌等竞争对手的可持续优势。

Cover Image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相较于企业用户,OpenAI的产品可能更易在消费市场渗透。分析师布伦达·杜弗斯认为,虽然企业市场是“战略重点”,但由于“间接模型接入、对专业化低成本模型的偏好以及激烈竞争”,其突破难度更大。当前华尔街已对AI企业应用产生分歧,未能将AI整合至产品组合的软件服务(SaaS)公司正遭受投资者抛售。

报告预警当前AI竞赛可能导致“模型商品化”,因开发者难以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摩根大通特别提及定价因素,指出“谷歌Gemini 2.5已成为领先的高性价比模型,而中国深度求索-R1正强势回归”。在成本控制方面,维持稳定的推理成本与定价权“侵蚀”正在塑造一个“性价比优先”的生态体系。

OpenAI2025年上半年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达10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其规模优势可“平衡快速产品迭代与高资本支出”,但分析师强调,尽管具备人才与产品投资优势,其“执行力仍需观察”。

目前OpenAI估值达3000亿美元(截至3月),对应2025年预期收入的市盈率达27倍(行业平均为7倍),叠加持续亏损预期,摩根大通警示“投资者预期或将面临考验”。

报告同时提及特朗普总统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AI计划,认为该合作有助于OpenAI应对算力限制并与超大规模厂商直接竞争,但也警告需关注“人才流失与诉讼风险增加,以及由其非常规组织架构(包括与微软的持续谈判、融资条件限制及Windsurf交易失败)引发的战略不确定性”。


文章标签: #AI #OpenAI #摩根大通 #投资 #竞争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