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锐龙9995WX超频至5GHz,96核功耗近千瓦,Cinebench破18万分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开发出病毒式传播的AI编程工具Cursor的初创企业正在从AI企业服务公司挖角顶尖人才,以增强其与微软旗下GitHub Copilot的竞争力,并争取那些希望用AI编程工具提升员工效率的企业客户。
据两位知情人士向TechCrunch透露,Cursor的开发商Anysphere近日达成协议,收购AI客户关系管理(CRM)初创公司Koala。知情人士表示,Cursor将接收Koala数名核心工程师组建专门的企业服务团队,但不会整合该公司的核心CRM产品。
Koala在上周五的公告中表示将于9月关闭运营。此时距离其获得由CRV领投,HubSpot Ventures、Recall Capital和Afore跟投的1500万美元A轮融资仅过去五个月。这家成立近四年的公司拥有约30名员工,客户包括Vercel、Statsig和Retool等企业。
Koala案例折射出2025年AI初创企业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以Cursor为代表的行业新贵——这款AI工具增长迅猛,已开始威胁微软、Anthropic等巨头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如Koala这类昙花一现的B2B AI初创公司,尽管拥有Meta前高管联合创始人和Jack Altman等明星顾问,仍难逃迅速衰落的命运。
Cursor正利用这种分化态势,通过收购中等规模AI初创公司来扩充自身企业服务能力。据The Information报道,Anysphere近期还聘用了网络安全公司Resourcely的CEOTravis McPeak来领导安全团队。这些举措与科技巨头的“反向人才收购”策略类似,例如Meta近期挖角Scale AI高管的案例。
Cursor希望借助Koala和Resourcely的人才,从工程师私下使用的个人开发工具转型为企业级付费平台。目前大多数企业选择微软的GitHub Copilot——这款AI工具作为VS Code、JetBrains等集成开发环境(IDE)的扩展插件使用。而作为独立AI IDE的Cursor虽然在直接对比测试中常占优势,但微软凭借传统企业关系和庞大的销售、安全及支持团队仍占据市场主导。
过去一年间,Cursor快速组建了数十人规模的销售团队,其成员定期造访财富500强企业演示AI工具集成方案。这一战略已初见成效:Anysphere称今年6月实现5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客户覆盖超半数财富500强企业,包括英伟达、优步和Adobe。据知情人士透露,其企业级订单在营收增长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但Cursor在对抗微软的同时,还需应对日益增多的竞争对手。最紧迫的威胁来自其重要合作伙伴Anthropic——后者的Claude Code产品近期增长迅猛。值得注意的是,Cursor深度依赖Anthropic的AI模型驱动其编程产品(作为Anthropic的最大客户之一,Cursor对后者也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谷歌刚刚收编了AI IDE领域重要竞争者Windsurf的管理团队,而AI编程助手Devin的开发商Cognition则吸纳了Windsurf其余成员。
尽管这些产品属于不同类型的AI工具,企业雇主往往将其视为同类——能提升软件工程师生产力的AI解决方案。这种认知或许有其道理:Anthropic、微软、Cursor和Cognition都在开发旨在完全自动化工作流的AI编程助手,这可能代表着AI编程领域的终极形态。
为何所有公司都在竞相开发AI编程产品?编程工具已成为首批实现“产品市场契合”的AI应用——这个令风险投资家心动的目标意味着真实的市场需求。当前已有数百万软件工程师日常使用AI编程工具,相关产品开始产生实质性收入。但现在的竞争已不仅是打造最佳AI编程工具,而是在市场格局固化前,谁能最快扩展企业级业务。面对微软、谷歌和Anthropic的快速推进,Cursor的收购策略将决定它是成功跻身巨头行列,还是成为又一个扩张不及预期的初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