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AI)有望大幅提升生产力,同时也可能导致大规模岗位流失。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如果人类丧失创新能力,这种情况可能比预期更早发生。

Cover Image

“如果世界耗尽创意,那么生产力提升就意味着失业。”黄仁勋在CNN节目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的访谈中说道。此番言论是对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预警的回应。上月阿莫迪曾表示,人工智能崛起可能在未来五年内淘汰半数初级文职岗位,使全国失业率攀升至20%。黄仁勋虽未否认这种可能性,但强调最终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创新动力。

历史经验或许能提供启示。一个世纪前,内燃机汽车的普及曾引发马匹服务行业失业的担忧,但最终该行业从业者转型为汽车服务人员并获得了更高收入。类似的转型可能正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演。

就业影响研究数据

多项行业调查印证了这种就业焦虑。德科集团(Adecco Group)2024年研究显示,41%的企业领袖预计未来五年人工智能将导致数千家公司裁员。世界经济论坛(WEF)1月报告指出,到2030年41%的雇主计划因AI驱动的自动化缩减团队规模。

工作方式也在发生根本转变。杜克大学亚特兰大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的联合调查发现,超半数美国大型企业拟用AI接管发票处理、供应商付款等常规工作。

技术变革的双重效应

黄仁勋指出所有职业都将受到AI某种形式的影响。虽然某些岗位会消失,但更多新岗位将应运而生,因此目前对超高失业率的担忧缺乏依据。这位芯片巨头掌舵人坦言,就连他自己的职责也因AI发生了演变。

他将AI称为迄今最普惠的技术进步,即使技术能力有限者也能从中获益。回顾历史,黄仁勋强调包括计算机时代在内的数百年技术突破,最终都实现了就业增长与生产力提升的双赢。他认为只要有正确创意,技术就能开辟全新增长领域造福社会。

这位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领袖表示,希望各行业效率提升最终能提高生活水平,但同时警告称,若创新停滞,这一愿景将难以实现。目前英伟达数据中心GPU正支撑着亚马逊云服务(AWS)谷歌微软等企业的AI训练与推理,在AI浪潮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文章标签: #人工智能 #就业影响 #技术创新 #黄仁勋 #英伟达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