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铺天盖地的超人宣传热潮中,你可能忽略了《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续作即将在一周后上映。尽管这部影片注定偏向小众市场,票房表现也必然会被掩盖,但这并不意味着恐怖片爱好者——尤其是那些在90年代成长并对原版推崇备至的观众——不会对这部传承续作充满期待。不过,对于真正痴迷该类型的铁杆粉丝而言,主演小弗雷迪·普林兹(Freddie Prinze Jr.)近期的一些言论着实让人错愕,不禁要问:“他到底在说什么?”

Cover Image

角色驱动的续作内核

在接受《娱乐周刊》采访时,普林兹谈到与阔别近三十年的搭档詹妮弗·洛芙·休伊特(Jennifer Love Hewitt)再度合作这部由詹妮弗·凯廷·罗宾逊(Jennifer Kaytin Robinson)执导的续作。影片延续1997年原版主线,两位元老将作为导师引导新一代陷入相同困境的年轻人。

“詹妮最初和我讨论时,甚至没先提电影剧情,”普林兹回忆道,“她先讲述了雷伊这个角色过去27年的经历与现状,之后才切入正题。我立刻意识到这会是以角色为核心的创作。”这番话原本令人期待——毕竟以角色驱动的砍杀片续作实属难得,但他随后关于“最终女孩”(final girl)概念的认知偏差却暴露了其对恐怖片史的误解。

恐怖片术语的历史误读

“如果和詹妮弗·洛芙·休伊特合作,压力显然更大,因为你要记得这些角色对观众的意义——'最终女孩'和'最终男孩'。我们拍原版时这些术语根本不存在,可见年代多久远。”普林兹此言差矣。事实上,这两个术语早在1987年就由学者卡罗尔·J·克洛弗(Carol J. Clover)提出,并在其1992年著作《男人、女人和电锯:现代恐怖电影中的性别》中深化。恐怖迷们长期以此讨论《德州电锯杀人狂》的莎莉·哈德斯蒂(Sally Hardesty)和《黑色圣诞节》的杰丝·布拉德福德(Jess Bradford)等经典角色。

虽然演员不必通晓恐怖片全部学术脉络,但宣称“最终女孩”概念始于《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确实令人啼笑皆非。这部由索尼影业发行的新作将于7月18日登陆院线,而原版现已在MGM+平台上线。


文章标签: #恐怖片 #续作 #最终女孩 #主演 #误解

负责编辑

  星鸢依依 

  愿我的生命如星光般璀璨夺目,如风筝般在广阔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心爱的人携手共舞,在无垠的天际下编织永恒的浪漫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