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复杂因素迫使三星推迟了其下一代1.4纳米制程的量产计划,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家韩国晶圆代工巨头的失败。据报道,三星计划在两年内实现第三代2纳米制程的量产,相较第二代技术将带来全方位的性能提升。考虑到持续追逐更先进制程可能带来的技术风险,三星当前的战略重点转向优化现有技术——包括提升良率及与台积电的竞争力。

Cover Image

光学微缩技术加持

第三代2纳米制程将采用名为“光学微缩(Optic Shrink)”的新工艺,性能较现有技术提升20-30%。在7月1日举行的三星合作伙伴技术论坛(SAFE)上,该公司展示了这项通过光学微缩技术改造第二代2纳米节点(SF2P)实现的突破。据爆料人@Jukanlosreve向ZDNet提供的细节,尽管未明确对比基准,但更先进的SF2P+工艺确实能带来上述性能跃升。

除推进第三代技术外,三星此前已完成第二代2纳米制程的基础设计,目标在明年实现量产。对于暂缓1.4纳米节点开发的决策,三星发言人表示公司现阶段更注重通过稳定良率来优化现有制程,而非盲目追逐技术迭代。

三星晶圆代工与LSI部门正紧密合作,为即将推出的Exynos 2600处理器进行原型试产。这款采用2纳米GAA晶体管架构的芯片,当前良率目标设定为50%,预计年底前将实现显著提升。另有消息称,基于三星2纳米GAA技术试产的骁龙8 Elite Gen 2定制版(代号Kaanapali S)可能成为Galaxy S26的独占处理器。

从现有进展来看,三星的技术路线已初见成效,但对其市场地位的评估仍为时尚早。今年晚些时候,随着首批2纳米GAA芯片的正式面世,业界将获得更清晰的判断依据。


文章标签: #三星 #2纳米 #芯片 #制程 #良率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