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一时的AI编程编辑器Cursor背后的公司于本周一推出一款网络应用,用户可直接通过浏览器管理编程智能体网络。

Cover Image

此次发布标志着Cursor在集成开发环境(IDE)这一核心产品之外迈出重要一步。虽然母公司Anysphere最初仅提供这款AI驱动的IDE,但该公司正全力推动产品多元化发展,为用户打造更多智能体驱动体验。

今年5月,Cursor推出后台智能体系统——这套AI系统能在无人工监督下自主完成编程任务。6月,该公司推出Slack集成功能,用户通过@Cursor指令即可分配任务,其运作方式类似Cognition公司的AI编程助手Devin

如今通过这款网络应用,Cursor用户可在桌面端或移动端浏览器中发送自然语言指令,指派后台智能体完成编写功能或修复代码库错误等任务。该应用还能实时监控智能体工作进度,并将完成后的变更合并至代码库。

Cursor产品工程负责人安德鲁·米利奇(Andrew Milich)向TechCrunch表示,Slack集成与网络应用旨在为依赖Cursor的用户“消除使用障碍”——数据显示这类用户数量相当可观。

Anysphere上月宣布Cursor年化经常性收入突破5亿美元,主要来自月度订阅收入。该公司透露,目前超半数《财富》500强企业正在使用该产品,包括英伟达(Nvidia)、优步(Uber)和Adobe等科技巨头。

为把握增长机遇,Anysphere近期推出每月200美元的Pro高级订阅套餐。“用户不仅希望Cursor覆盖更多使用场景,更期待它能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米利奇强调。

Cursor的后台智能体支持用户通过Slack或网络应用启动任务,由智能体完成初步处理。若遇复杂情况,用户可无缝切换至IDE继续操作。每个智能体均配备专属分享链接,方便团队成员追踪进度及查看代码变更。

Anysphere表示,所有具备后台智能体使用权限的客户均可访问网络应用,包括月费20美元的Pro套餐用户及更高阶套餐用户,但免费版用户除外。

尽管Cursor并非首个推出AI编程智能体的公司,但该公司坚持审慎发展策略,避免发布“演示版产品”——那些理论惊艳却实践拉胯的AI工具。这正是许多早期AI编程助手的通病,它们在测试阶段错误频出。

Cursor团队认为,当前AI推理模型的发展已足以支撑实用化编程智能体。Anysphere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特鲁埃尔(Michael Truell)近日接受Stratechery分析师本·汤普森(Ben Thompson)采访时预测,到2026年AI编程助手将承担至少20%的软件工程师工作量。


文章标签: #AI编程 #智能体 #Cursor #开发工具 #Slack集成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