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首个iOS 26测试版表现如此糟糕,以至于有些人争先恐后地宣判它“彻底失败”。但这种反应至少是过度了——苹果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不能仅凭初版测试版就否定整个系统更新。

Cover Image

我始终认为普通用户不应安装测试版软件,特别是手机系统。当我们在谈论6月9日WWDC主题演讲后几小时就发布的初版测试系统时,这个建议更具现实意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自己总能遵守这条准则。实际上我很少做到,尽管我总以工作需要测试版为借口来搪塞。至少,我是这样自我安慰的。

但iOS 26首个测试版糟糕到根本无法正常使用,连我这个“专业用户”都难以坚持。早在WWDC活动周结束前,我就已退回iOS 18.5系统,并决心等到测试周期后期再作尝试。

测试版的本质

虽然iOS 26初版问题严重,但我们必须认清其本质:这是自iOS 7以来iPhone最重大的图形界面重构的早期测试版。而当年iOS 7的测试阶段同样坎坷。正因如此,我认为人们需要保持冷静,而不是像社交媒体上那些“苹果要完蛋了”、“苹果设计师江郎才尽”的论调般反应过激。我知道,这种呼吁可能和祈求世界和平或彩票中奖一样难以实现。

初版测试的灾难性体验

两周过去,想必无需我再赘述iOS 26初版有多糟糕——全网用户早已迫不及待地分享了自己的血泪史。全新的“液态玻璃”设计语言固然炫酷,却导致通知中心的图标完全无法辨识,更别提阅读具体内容了。这无疑是辅助功能设计的灾难。所幸苹果在辅助功能领域鲜少失手:用户可通过设置中的辅助功能选项降低这个半透明玻璃界面的视觉效果,但无法彻底关闭。

苹果试图通过全面革新带来新鲜感,却让用户陷入了完全陌生的操作环境——而这还只是问题的开端。其他问题包括:我的iPhone 15 Pro Max运行速度如糖浆般迟缓;续航崩坏到仿佛能看见电量从USB-C接口流逝;更别提严重的发热问题,手机甚至无法正常接听来电。

当众人忙着在社交媒体上传截图,高呼“乔布斯绝不会允许这种事发生”时,我像个绅士般默默退回了iOS 18.5。因为这是测试版,测试版本就该做好心理准备。

测试版的进化规律

测试版本质上是未完成的预发布软件。其完成度之低,连苹果都不建议公开测试者尝试——他们要到下个月才能体验iOS 26。那时开发者测试版应该已更新到第三或第四版,致命漏洞基本修复,手机也不会再烫伤手掌。而最新发布的iOS 26第二个测试版证明,公开测试者迎来的远不止漏洞修复。

从iOS 7到iOS 26的蜕变

2013年iOS 7的上次重大界面革新同样经历了坎坷的测试期。当时苹果彻底摒弃了用户习以为常的拟物化设计,采用扁平化风格引发强烈抵制。诡异的控制中心设计加上与当下如出一辙的透明度过高问题,让情况雪上加霜。但到正式版发布时,最激进的设计改动已被回调,整体体验显著改善。

时间来到2025年6月23日,历史正在重演。iOS 26初版发布两周后,第二个测试版已可供下载——情况明显好转。苹果调整了新版控制中心的视觉效果:背景色调更深、毛玻璃效果更重。结果?终于能看清按钮了,这才符合乔布斯的设计哲学。通知中心也获得类似改进,用户终于能正常阅读通知。

这似乎意味着(请容我大胆推测)苹果正在根据测试反馈持续优化系统。就像我们常说的“不要以封面判断书籍”,软件同样如此——绝不能仅凭早期测试版评判最终更新品质。

期待持续进化

我确信改变仍将继续。当前测试版中的iOS 26,绝不会是今年九月预装在iPhone 17上的最终版本。这恰恰证明测试机制正在发挥作用。苹果iOS 26永远不会重蹈初版测试的覆辙。我们见证了它的最低谷——若你无法接受这样的它,也不配享受它最好的样子。现在,让我们共同期待beta 3及后续版本的到来。


文章标签: #iOS26 #测试版 #苹果 #系统更新 #界面设计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