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我动心购买游戏本的次数多到不愿承认——尽管过去曾公开吐槽过它们。窝在沙发里打游戏?当然爽……但最后总能说服自己放弃。万一机身过热烫伤大腿怎么办?万一笨重得难以在屋里搬动呢?

Cover Image

但老实说,最关键的还是它们夸张的外观。无意冒犯青少年群体,可作为37岁的女性,我对刻板的游戏审美毫无兴趣:刺眼的红色点缀、锐利字体、棱角设计、张扬的品牌名称等等——你懂那种风格。

有次在商场看见高端游戏本,内心挣扎不已:这真适合我吗?若论“过度设计”的基因,这台堪称典范。硬件配置无可挑剔,可那咄咄逼人的造型实在令我望而却步。

所幸时代正在改变。虽然货架上仍充斥着霓虹炫彩、夸张夺目的机型,但适合工作会议的款式正日益增多。游戏本终于走向成熟化。

设计为何重要

设计传递着产品定位与使用体验的叙事。多年来游戏本讲述的故事总是喧闹幼稚,坦白说还带着刻板男性气质。这无可厚非,但对我而言,就像足球赛里最后被选中的孩子般格格不入。

我不愿在朋友来访或处理工作时藏起电脑,也不想启动设备时像在操作宇宙飞船般引人侧目——内向性格实在招架不住。既要强悍性能,也要低调内敛。

我憧憬着用同一台设备白天编辑文章,夜晚喝着红茶经营城市(游戏)。若能兼顾多功能性与得体设计,才算物有所值。

优秀的设计不仅隐藏内在,更悄然宣告:“没错,我爱游戏,但也享受品茶写作的时光。”

极简主义风潮

值得欣慰的是,整个笔记本行业正随玩家人生阶段共同进化。并非所有人都想要科幻电影里的怪异道具。极简设计的游戏本证明:性能与成熟风格可兼得。

以雷蛇灵刃16(Razer Blade 16)或华硕幻14(Asus Zephyrus G14)为例,它们的设计更显成熟,完美融入咖啡馆或现代办公室。哑光涂层与简约Logo?正是如此。

若追求专业机身搭载顶级性能,如今玩家有新选择:搭载游戏级硬件、摒弃浮夸设计的创作者笔记本正在崛起。

创作者笔记本的兴起

视频编辑师、3D设计师等创作者需要与玩家同等的性能,但更注重广色域高分辨率屏幕(呈现更丰富色彩)和大内存处理大型项目。更妙的是,它们外观专业——直面客户时这点尤为重要。

譬如华硕ProArt创16(Asus ProArt P16),强悍内核包裹在冷静低调的设计中。

这类笔记本的短板在于多数配备低刷新率屏幕,这不符合玩家需求。看似缺陷实为取舍:高刷新率屏幕通常牺牲色彩精度。游戏更流畅,却损失逼真丰富的色彩。游戏本侧重速度响应,创作者本专注色彩精度与重型创意工作。

当然60Hz屏幕也能玩游戏,但取决于类型:快节奏射击游戏体验欠佳,剧情向作品则完全无碍。

兼容多元玩家的设计

曾几何时,高性能等同于张扬设计。但玩家群体并非铁板一块。任何超越“窝在电竞椅里的宅男”刻板印象的人,都值得拥有契合个性的设备。制造商终于醒悟,开始推出极简设计与静音键盘。

更欣慰的是兴趣与身份终于统一。我热爱游戏却始终难融于固有文化。设计于我不仅是外观,设备美学蕴含情感力量——看看主播们从炫酷RGB到Hello Kitty键帽的搭配就懂了,氛围感很重要!

正因如此,我欣喜于游戏本的成长。虽然姗姗来迟,但在忍受数十年烈焰咆哮般的笔记本后,终于能做真实的自己。


文章标签: #游戏本 #极简风 #创作者 #设计 #性能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