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ft Up于6月12日在PC平台(Steam/Epic商店)发布了《剑星》(Stellar Blade),该作PC版在不到一周时间内销量突破百万份。游戏行业分析师针对这一销售奇迹展开深度解析,指出其成功不仅源于精准营销,更得益于对中国玩家群体的战略布局。

Cover Image

这款动作冒险游戏以夺回被外星生物“原生体”占领的地球为背景。玩家将扮演殖民军团战士伊芙,与幸存者亚当和前空降部队成员莉莉联手,为人类未来而战。作品最初于2024年4月登陆PS5平台,今年6月12日推出PC版本后,仅用三日便达成百万销量,相较主机版两个月的达成周期呈现爆发式增长。

市场分析机构Alinea Analytics分析师里斯·埃利奥特(Rhys Elliott)通过独家数据指出:在索尼第一方游戏的Steam首周销量排行中,《剑星》以110万份位居第二,仅次于120万份的《绝地潜兵2》(Helldivers 2),但超越了《对马岛之魂》(Ghost of Tsushima)和《地平线:零之曙光》(Horizon Zero Dawn)等作品,成为索尼单人游戏中最畅销的PC移植作。不过后续销售曲线显示,《绝地潜兵2》后劲更足,而《剑星》增长趋于平缓。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玩家贡献了该作Steam版55.9%的玩家占比(美国仅占13%)。SteamScout数据显示,简体中文评测占比高达48.3%。埃利奥特认为,开发商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地化策略功不可没:PC版新增了PS5版本缺失的中文语音支持及口型同步技术,大幅提升沉浸感。虽然跨地区价格不宜简单对比,但亲民定价确实助推了销量增长。值得玩味的是,这个定价与去年8月现象级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Steam中国区售价完全一致。该作成功曾带动Steam中国用户基数显著扩张,也印证了中国市场对3A级单机游戏的旺盛需求。Shift Up显然洞察到这一趋势,在2月财报中明确将“亚洲地区单机游戏需求”列为PC版核心战略,除中文本地化外,还同步推出旗袍风格纳米战衣“赤红之翼”皮肤。

在宣发层面,制作组通过哔哩哔哩等平台持续投放预热内容。这种精细化运营与该公司另一款手游《胜利女神:NIKKE》的中国市场策略一脉相承——后者今年5月23日登陆中国前,预约量已突破400万

《剑星》现已登陆PC(Steam/Epic商店)及PS5平台。


文章标签: #剑星 #销量 #中国玩家 #索尼 #单机游戏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