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瑄发布ARL-HX迷你工作站,搭载Ultra9处理器和双Arc显卡
阅读全文

锤刻创思寰宇网
詹姆斯·古恩通过剖析蝙蝠侠广受欢迎的原因来塑造他心目中的超人形象,但这种方式可能出乎粉丝预料。作为2025年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超人》承载着空前压力——既要开启全新的电影宇宙,又要在观众似乎已淡忘这位英雄的时代,重振DC这位标志性角色的魅力。
在接受《滚石》杂志专访时,古恩透露新版超人虽保留强大能力,但绝非无所不能。他从蝙蝠侠的受欢迎程度中获得启示:正是人性化的脆弱感让这位黑暗骑士更具共鸣。考虑到要构建完整的宇宙观,古恩认为必须平衡角色实力:“如果超人强到逆天,其他角色还有什么存在意义?”
“有些设计思路我甚至不想公开解释!”古恩直言,“但让超人具备脆弱性至关重要。网上总在争论‘谁能打败谁’——祖国人vs超人,亚当术士vs布莱特本,这种讨论简直愚蠢透顶。难道打赢架就代表更优秀?那我干脆创造个‘上帝侠’,眨眨眼就能毁灭一切,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但我不想要能拳爆星球的超人,毕竟我们要构建完整宇宙——面对这种怪物级战力,长翅膀的女孩(指鹰女)还有什么发挥空间?所以适当削弱了他的能力。(绿灯侠)盖·加德纳已经够强了,所有角色都需要展现价值。”
这位导演进一步阐释:“很多人跟我说‘更喜欢蝙蝠侠,因为他真的会受伤’,我完全理解这种心理。所以我们塑造了一个也会战败的超人。”
“英雄亦有流血的权利”——华纳兄弟这句宣传语恰印证了古恩的创作理念。事实上,削弱超人实力以增强共情力并非创新之举:自《无限地球危机》后,约翰·伯恩在漫画中重启的超人就大幅弱化了黄金白银时代的无敌设定;动画系列《超人》也通过限制能力提升戏剧张力。多年来,“过度强大”始终是观众难以共情超人的主要障碍。
蝙蝠侠对超人的影响早有先例。2013年《钢铁之躯》明显借鉴《蝙蝠侠:开战时刻》和《黑暗骑士》的叙事模板,不仅模仿视觉美学,更试图将超人塑造成忧郁形象。而古恩在保留明亮色调与希望内核这些超人特质的同时,通过增加脆弱性来提升动作戏的悬念感——这或许解释了为何电影宣传大量聚焦超人受创镜头,旨在向观众传递“这位英雄也会受伤”的亲近感。
这一创作决策自然引发扎克·施奈德版粉丝的争议,网络热梗不断对比大卫·科伦斯韦与亨利·卡维尔饰演超人的战力差距。但从长远来看,适度弱化可能是让主流观众重新接纳超人,助其重返DC顶流的关键。从预告片破纪录的播放量及预售成绩来看,观众已准备好迎接这位既接地气又令人敬仰的新版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