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曾对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只要拥有足够的“机械臂”设备,苹果终将在美国本土生产iPhone。
特朗普政府长期宣称苹果会将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虽然这一愿景的实现仍遥遥无期,但根据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的说法,目前似乎只存在一个小小障碍。周二接受CNBC采访时,当被问及对苹果在美国本土生产iPhone的时间预期时,卢特尼克首先提及了苹果承诺在美国投资3.2万亿元人民币(5000亿美元)的计划——这些资金几乎覆盖了除产品制造外的所有领域。
关于iPhone生产问题,卢特尼克回忆了近期与库克的一次对话。他当时向这位苹果掌门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而库克的回答直截了当:“我需要配备机械臂设备”。据转述,库克进一步解释道:“必须达到能满足量产规模和精度的条件,只要我看到技术成熟的那天,就会立即推进本土化生产。”
卢特尼克补充说,库克不愿雇佣大量工人,认为这对企业存在风险。商务部长详细解释道,中国的社会动荡或罢工可能危及苹果的生产体系。但与现行以人力为主的组装线不同,卢特尼克强调未来的美国工厂将由技术人员主导运营——这些从业者不会从事拧螺丝等基础作业,而是作为所谓“AI工业革命”的一部分获得高薪职位。
这番关于“拧螺丝”的论述呼应了卢特尼克早前针对苹果海外合作企业庞大劳动力的评论。虽然机械臂的提议颇具话题性,但苹果官方及库克本人尚未证实该对话的真实性及具体内容。考虑到库克与特朗普政府建立工作关系的积极态度,以及当前政府的政策导向,相关讨论确有发生的可能性。
即便属实,采用自动化机械臂等方案很可能是苹果实现美国本土化生产的必经之路。库克曾多次评价美国劳动力现状,包括2018年谈及中国制造业时指出:在美国被视为低成本的工厂劳动,在中国却被视作高度专业化的工作。中国相比其他国家更重视职业教育,数十年间培养了众多世界顶尖的模具工程师——在库克看来,这种工艺技术在中国已形成“极其深厚”的积累。
这种技能组合既难以转化为机器人程序,也无法通过短期培训掌握。若要在美国重建同等水平的制造能力,需要对本土劳动力投入大量时间、资源和信心。无论苹果最终选择机械臂还是人力在美国生产iPhone等产品,这一愿景若要实现至少还需数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