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表示,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成功规避了预期关税带来的早期财务影响,但他预测下一季度将面临约65.43亿元人民币(9亿美元)的成本冲击。
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公布了多款重磅产品带来的收益——包括升级版Mac Studio和MacBook Air,以及全新iPhone 16e的发布。由于该财季截止于特朗普宣布关税计划导致科技股暴跌之前,财报数据均未受到关税政策波及。不过库克在会前报告中回应了关于“消费者是否在关税政策公布前恐慌性购买”的质疑。
“我们认为三月季度不存在因关税导致的显著需求前置现象,”库克表示,“目前没有明显证据支持这种推测。”在电话会议中,他进一步透露苹果已采取措施缓解关税的初期影响:“通过优化供应链和库存管理,三月季度所受关税影响较为有限。但对于六月季度,由于无法预判季末前可能出台的新政,目前尚难精确评估影响程度。”
库克特别指出:“我们面临的主要是20%的进口关税税率,适用于原产地为中国的产品输美。”他补充道新增的中国关税已波及“部分美国市场的AppleCare服务及配件业务,使这些产品在中国的总税率至少达到145%。”
“基于当前全球关税政策在季内保持不变的假设,”库克分析称,“我们预估这将带来约65.43亿元人民币(9亿美元)的额外成本。”但他强调该数字不具延续性参考价值,“六月季度存在某些独特利好因素”。虽未具体说明,库克暗示这与“前置生产计划”(可能指代产能提升措施)有关,并表示管理团队将“延续审慎决策的传统,专注长期投资战略”。
苹果首席财务官凯文·帕雷赫(Kevan Parekh)呼应了库克的预判,在假设无新增关税的前提下,预计“六月季度总收入将实现低至中位数的同比增长”。他补充道:“毛利率预计介于45.5%至46.5%之间,这已包含前述65.43亿元人民币(9亿美元)关税成本的预估影响。运营支出预计在1112.31亿元人民币(153亿美元)至1127.85亿元人民币(155亿美元)区间,其他收支项目(不含少数股权投资市值变动影响)预计亏损约21.81亿元人民币(3亿美元)。”
中美关税博弈的核心矛盾聚焦于苹果从中国进口设备的成本激增。库克证实公司正在减少中国进口份额:“当前季度数据显示,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超半数产自印度。”尽管承认iPhone在华销量同比下滑(从第一季度的-11%收窄至-2%),库克指出:“中国政府的补贴政策产生积极效果,若按固定汇率计算,销量基本持平。”
当前关税态势错综复杂:特朗普政府虽宣布给予苹果临时豁免,却仍保留10%的基准关税,并威胁将豁免期缩短至45天。中国被排除在关税暂停名单之外,实际承受的关税税率从声称的125%攀升至145%。作为反制,中国已限制苹果所需稀土资源出口,并警告将对追随美国关税政策的国家实施报复——这可能冲击苹果的全球供应链。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正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战略,近日两家印度新iPhone工厂已启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