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计数据来看,您的密码很可能糟糕透顶。至少这是某网络安全研究团队分析190亿条泄露密码后得出的结论——其中仅有6%的密码具有独特性。

Cover Image

网络安全媒体Cybernews梳理了自2024年4月以来200起数据泄露事件的公开数据,发现超过10亿条密码强度足以抵御字典攻击,而其余绝大多数都脆弱不堪。(具体来说:近180亿条密码形同虚设)

哪些密码最常被攻破?

“密码(password)”、“管理员(admin)”和“123456”这些老面孔依旧霸榜。数据显示“password”和“admin”各出现5300万次,“123456”更是高达3.38亿次。此外,超过7.27亿条密码包含“1234”序列,占比接近总数据的4%。

脆弱密码的常见套路包括:

  • 人名(使用概率8%,位列第二)

  • 积极含义词汇

  • 流行文化元素

  • 脏话

  • 国家/城市名称

  • 美国州名

  • 食物

  • 知名品牌

  • 自然/动物相关

  • 季节/月份

高频词示例:

“love”(8700万次)、“sun”(3400万次)、“joy”(690万次)、“mario”(960万次)、“thor”(620万次)、“batman”(390万次)、“fuck”(1600万次)、“rome”(1300万次)、“apple”(1070万次)、“google”(2590万次)等。

脆弱密码的本质在于可预测性——无论是人工猜测还是机器破解。现代密码破解软件已内置词典和常见替换规则(如字母数字替换),使得破解效率大幅提升。

在少数独特密码中仍存在隐患:最流行的长度是8-10个字符(11字符位列第四),而当前安全基线建议至少12字符。密码构成方面,27%的“独特密码”仅使用小写字母和数字,20%混合大小写但缺少特殊符号——这些组合仍可能被暴力破解,字符类型越单一,破解难度越低。

核心安全建议:

  1. 优先采用无需记忆、防破解/钓鱼的通行密钥(passkey)

  2. 若必须使用密码:

  • 避免常见词汇

  • 使用12位以上混合字符(大小写字母+数字+符号)

  • 借助密码管理器处理海量复杂密码

  • 启用基于验证器应用的双因素认证(如Bitwarden Authenticator)

密码安全升级并非难事,建议从核心账户开始逐步推进。终有一日,“password123456”这类密码将成为历史。


文章标签: #密码安全 #数据泄露 #网络安全 #密码管理 #双因素认证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