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首席执行官(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近日透露,该公司目前20%至30%的软件底层代码均由人工智能生成。本周二,萨蒂亚与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共同出席LlamaCon大会,探讨人工智能发展及其对开源生态的贡献。微软作为大型科技企业如此依赖AI的事实,凸显出该技术正在如何重塑软件开发行业,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新晋程序员职业前景的普遍忧虑。

Cover Image

目前几乎所有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应用着人工智能。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去年三季度财报会议上就披露,谷歌新增代码中有25%来自AI生成。现阶段AI主要承担重复性高、数据密集且可预测性强的工作,通过替代初级岗位显著提升企业效率。虽然近年来AI生成代码质量确实显著提升,但仍需资深开发者监督以确保生产环境稳定运行。

两位科技领袖在对话中详细介绍了各自企业的AI应用规模。微软代码库和项目中有三分之一代码由AI生成,扎克伯格虽未透露具体数字,但阐述了未来利用AI模型自主迭代Llama系列AI模型的规划。这种“用AI设计AI”的构想看似矛盾,实则已催生出名为AutoML的专门技术领域。

纳德拉特别指出,AI生成的Python代码质量明显优于C++代码,这源于Python更简洁的语法结构、动态类型系统、错误处理机制及内存管理方式——毕竟C/C++语言本身不具备垃圾回收功能。此外,C/C++多用于底层开发,其自动化难度本就更高,毕竟没人会放心让AI来编写下一代Windows重大更新。

这种技术演进自然引发了新程序员对职业替代的担忧,尤其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但明智的做法是既不抗拒AI也不过度依赖,掌握编程基础、善用AI工具并保持批判性思维的平衡之道才是最佳选择。虽然未来难以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百分比必将持续变化。


文章标签: #微软 #AI编程 #代码生成 #科技巨头 #职业发展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