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Google)周四宣布,已开始将其“AI模式”从实验性Labs项目中迁移至现实应用场景。该公司表示“未来几周内”,“小比例用户”将体验到这项被谷歌称为“AI模式”的功能——即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搜索结果。这是谷歌对Anthropic等AI问答服务的回应,这类服务通过抓取并重组现有网络内容来生成答案。
谷歌于2023年首次改造搜索引擎算法,当时已开始运用AI技术整合诸如“最佳笔记本电脑”等主题的摘要报告。其Chrome浏览器等其他服务也采用AI生成网页摘要(美国司法部正试图拆分谷歌,包括剥离Chrome浏览器业务,作为对其构成所谓非法垄断的惩罚)。如今推出的AI模式,是谷歌在用户发起搜索时直接介入、提供自主生成内容的又一次尝试。
在桌面端,AI模式将谷歌的答案来源以多个视觉链接形式置于右侧,而用户查询的核心信息则集中在左侧栏。虽然偶尔会标注信息来源网站,但所有内容来源链接都被压缩成单色“锁链”图标,隐藏在每条摘要的末端。至少现阶段,AI模式不再提供传统蓝色链接列表或任何经典搜索页面痕迹——用户只能看到谷歌筛选的内容,别无他选。
左侧“时钟”图标会显示历史查询记录,以便谷歌理解用户对特定主题的偏好。令人遗憾的是,谷歌并未对那些花费数小时实测产品的网站与其他来源做出明显区分。用户要么选择相信谷歌的专业判断,要么就得费力追踪现在仅有关闭弹窗按钮大小的链接图标。这种设计显然基于“用户不会深究”的预判,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这个时代令人沮丧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