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不断升级及供应链压力加剧,蒂姆·库克(Tim Cook)明确表示苹果正加速将生产重心转向印度,以维持iPhone供应稳定。
作为苹果最大组装合作伙伴,富士康计划到2025年底将印度iPhone产量翻倍——从2024年的约1200万部提升至2500-3000万部。塔塔电子(Tata Electronics)位于泰米尔纳德邦霍苏尔等地的工厂也已投产,重点提升旧款iPhone机型的产能。苹果CEO蒂姆·库克在5月1日接受CNBC采访时强调:“当前财季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中,超半数产自印度”,这凸显了苹果印度制造转型的规模。
传统上,印度iPhone生产线主要服务于本土或低价位市场。但当前战略将美国市场供货列为核心目标,标志着苹果生产布局的重大转变。
2025财年Q2财报彰显美国市场战略
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中,苹果宣布营收达954亿美元,同比增长5%;稀释后每股收益1.65美元,增长8%。服务收入创历史新高,各产品线均实现增长。库克将部分业绩归功于面向价格敏感消费者推出的iPhone 16e机型,该机型很可能成为苹果印度出口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首席财务官凯文·帕雷克(Kevan Parekh)表示,苹果活跃设备装机量创新高,得益于用户忠诚度与满意度。他特别指出本季度运营现金流达240亿美元,并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290亿美元。
战略转型应对关税冲击
印度制造布局的推进部分源于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最高达145%关税。通过生产基地多元化,苹果旨在规避最大市场的关税成本与价格波动风险。与此同时,新冠疫情暴露了中国制造业的脆弱性——曾导致严重交付延迟与收入缺口。扩大印度生产规模将降低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风险。
应对印度制造业挑战
苹果在印度的扩张面临多重考验:中资供应商遭遇印度监管阻力,成熟零部件制造商的整合进程复杂化;当地基础设施、劳动法规与生产规模与苹果深耕数十年的中国高效模式存在差异,但发展速度惊人。
苹果显然决心将印度打造为下一个核心生产基地。环境目标也是推动因素之一——公司宣称过去十年碳排放减少60%,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新建印度工厂正助力该目标实现。
对美国消费者而言,这一转变可能意味着未来iPhone供应更稳定、价格波动更小。若苹果能在2026年前将大部分销往美国的iPhone生产转移至印度,这将成为其全球制造网络近年来最重大的变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