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苹果公司第二季度财报表现稳健且超出华尔街预期,但部分分析师指出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为规避关税而提前消费的行为支撑了业绩数据

Cover Image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财报发布前向CNBC发表声明称,2025年第二季度并未出现显著的需求前置现象。该公司以954亿美元(约6935.6亿元)营收超越华尔街预期,然而多位分析师对此说法持怀疑态度。所有分析报告均强调四月极端关税政策实施前的恐慌性购买所产生的前置需求是本季度业绩的重要推手

投资网站Investing.com分析师托马斯·蒙特罗(Thomas Monteiro)认为,苹果第二季度的稳健表现表明公司已做好应对未来季度的准备。健康的利润率(45.3%)显示其存在调整空间,无需动用现金储备来维持运营。但服务业务增长乏力则令人担忧——该板块本应通过更强的定价灵活性来抵消成本上涨压力,而无需直接提价。

Evercore ISI指出中国市场销售额从第一季度的下滑11%收窄至下滑2%是个积极信号。即使在当前贸易环境下,苹果仍展现出了通过其他地区增长来抵消中国逆风的能力。不过Emarketer对苹果将产能转移至印度以规避中国关税的计划表示忧虑,认为此举可能面临执行周期、产能限制及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率等挑战。

资深分析师吉恩·芒斯特(Gene Munster)在财报电话会议综述中提到,尽管存在不确定性,整体基调仍偏乐观。他特别强调需求未出现前置对苹果而言实属利好。Wedbush证券则对业绩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苹果已有效掌控关税局势,并将目标股价从250美元(1817.5元)上调至270美元(1962.9元),以反映对印度供应链的信心及对苹果长期增长的看好。

总体而言,分析师们对第二季度业绩持肯定态度,但均承认未来走势仍难预料。苹果公司表示,即使从当前到六月期间一切维持现状,也将造成9亿美元(65.43亿元)损失。苹果反驳需求前置论调有其合理性,因若属实将对2025年下半年产生更大冲击。这家科技巨头正试图在不确定性中保持积极前景,其确实拥有多种供应链调节手段来规避重大风险。

但需要警惕的是:若大量原计划在今秋购买iPhone 17或新款iPad的消费者提前消费,势必会影响后续季度表现。目前尚无公开数据能证实当前iPhone购买者是否本应是iPhone 17的潜在客户——尽管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


文章标签: #苹果财报 #需求前置 #关税影响 #中国市场 #供应链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