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大学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超快皮秒级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为闪存性能突破树立新标杆。这种被命名为“PoX”(相变氧化物)的新型芯片可实现400皮秒的切换速度,远超此前每秒200万次操作的世界纪录。传统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虽然具有1-10纳秒的数据写入速度,但属于易失性存储,断电后数据即刻丢失。

Cover Image

采用SSD和U盘的闪存虽具备非易失性特点,但其微秒至毫秒级的操作速度难以满足现代AI系统实时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PoX存储器凭借超低功耗与皮秒级写入速度的双重优势,有望突破当前AI硬件“数据传输能耗远高于计算能耗”的长期瓶颈。

研究团队创新性采用二维狄拉克石墨烯替代传统硅基材料,通过调控存储通道的高斯长度,成功实现“二维超注入”效应。这种设计使得电荷能以近乎无阻的状态快速涌入存储层,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存储器的速度局限。

“我们运用AI算法优化工艺测试条件,为这项创新技术的未来应用铺平了道路。”研究团队已与制造伙伴完成流片验证,目前已完成小规模全功能芯片制备,下一步将推进其在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的集成应用。届时部署本地模型时,现有存储技术导致的卡顿发热等瓶颈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文章标签: #闪存 #芯片 #AI #石墨烯 #存储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