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政府正式认定谷歌(Google)构成垄断——事实上是双重垄断,这家科技巨头在两起独立反垄断案件中败诉,可能面临业务拆分。司法部提出的首选整改方案是强制谷歌出售或剥离Chrome浏览器业务。

Cover Image

但谁会接手这个“浏览器新娘”呢?毫不意外,追求者早已排成长队。法庭证词显示,ChatGPT开发商OpenAI高管已明确表态有意收购。人工智能领域另一知名企业——搜索引擎公司Perplexity也向法官表达了相似意向。彭博社报道称,如今已显老态的雅虎(Yahoo)也对Chrome虎视眈眈。

目前全球最受欢迎浏览器的潜在买家已浮出水面。但需注意,联邦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尚未就谷歌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的处罚作出裁决。检方建议拆分Chrome不意味着法官必然采纳,何况谷歌必将动用所罗门王都瞠目的巨额资金穷尽法律救济。近期报道虽营造出既成事实感,但Chrome易主远非定局。

假设谷歌最终被迫出售Chrome及其底层开源项目Chromium,谁真正具备收购实力?这首先取决于定价。作为全平台免费的浏览器,Chrome的货币价值难以估量。虽非商业专家,但若一年前有人询问,笔者预估其价值约人民币3600-7200亿元(500-1000亿美元)。

但这仅是Chrome对谷歌生态的价值——整合了搜索引擎、广告系统、移动端资产,更不用说整个Chromebook市场及谷歌地图(Google Maps)、YouTube等衍生产品。剥离这些后,尽管作为全球最流行浏览器(还是Edge等众多浏览器的Chromium内核来源)仍具巨大价值,但必然大幅缩水。为简化计算,将保守估值对折至人民币1800亿元(250亿美元)。

谁能负担这笔天价?OpenAI或许可以,但需承担巨额债务。这家估值超人民币1.08万亿元(1500亿美元)的AI领军企业尚未盈利(科技界这并非耻辱——亚马逊(Amazon)即是先例)。但掌控数十亿浏览器用户无疑将为ChatGPT带来更庞大受众群……以及海量训练数据金矿。

成立不足三年的Perplexity估值不足人民币720亿元(100亿美元),收购Chrome需背负沉重债务。这更像是将商业模式从搜索转向浏览器——并非不可行,但考虑到其近期还向TikTok抛出橄榄枝,更像是在急切寻求转型突破的初创企业。

至于雅虎……可叹的雅虎。年轻读者或许已不记得谷歌崛起前它作为搜索引擎霸主的年代。历经多次转手后,如今雅虎更像媒体聚合体,最近一次收购价仅人民币360亿元(50亿美元),其最具影响力的剩余资产只剩体育新闻和梦幻体育平台。虽仍持有科技网站Engadget和美国在线(AOL)品牌残部,但上月已将科技媒体TechCrunch售予私募基金Regent。

尽管雅虎渴望借Chrome重获互联网话语权,但在OpenAI挥金如土的竞争格局下,其资金实力明显不足。

微软(Microsoft)或许是Chrome最合理的归宿。自二十年前IE败北后,微软始终试图重夺浏览器霸权,甚至不惜采取某些“特殊手段”促使用户转投Edge。若将Chrome变为Windows“官方浏览器”(更别提其他平台优势),微软定会喜出望外。但这家公司自身就深陷浏览器垄断争议,在特朗普政府可能高举反垄断大棒的背景下,或许会选择明哲保身。


文章标签: #谷歌 #Chrome #垄断 #收购 #微软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