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实施者论坛(USB-IF)于2000年4月27日推出USB 2.0标准,意味着这个接口速度规格今天迎来了25周年纪念。该标准将该接口推向主流,尤其是其高速USB模式实现了当时惊人的480Mbps传输速率——这比USB 1.1的12Mbps上限快40余倍,甚至超越了苹果(Apple)首次推出的专用FireWire 400接口。更重要的是,其实现成本低于后者,对主板制造商更具吸引力。

Cover Image

USB 2.0的早期发展

尽管标准发布于2000年,但电脑制造商实际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将USB 2.0引入设备。威盛(VIA)率先在2002年通过支持P4X333和KT333芯片组的南桥VT8235实现部署,苹果则于2003年推出配备USB 2.0的Mac电脑。令人意外的是,作为首批USB标准开发主导者之一的英特尔(Intel),直到2004年才发布支持USB 2.0的奔腾4芯片组。

初期USB 2.0还面临驱动程序支持不足的问题:微软(Microsoft)2002年8月发布Windows XP SP1后,该系统才在近一年后完全支持该标准;2003年6月Windows 2000 SP4推出后,旧版操作系统才得以享受高速传输。而世纪之交仍广泛使用的Windows 95/98系统则完全缺失原生支持,仅Windows 98第二版(SE)可通过第三方驱动实现兼容。

淘汰旧接口的革命者

USB 2.0成功取代了用于外设连接的并行与串行接口——这些旧式接口体积庞大且速度缓慢(前者最高约20Mbps,后者仅256Kbps),更不具备USB的热插拔优势。加之更低的授权成本,厂商自然选择USB 2.0作为外设连接与数据传输的主要方案。USB-IF还推出了Mini USB和Micro USB等紧凑型接口,为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提供了便利。

从USB4到未来

当前最快的USB4 2.0标准可实现80Gbps传输速率,但随着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USB 2.0仍在鼠标键盘等低速设备领域保持广泛应用。即便是苹果最新推出的平价机型iPhone 16e,仍限定于USB 2.0速率。由此可见,这项历经四分之一世纪的技术仍将持续服役。


文章标签: #USB #接口标准 #数据传输 #科技历史 #外设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