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日的不确定性,现在有更明确的迹象表明美国可能很快将对目前豁免的电脑零部件和半导体产品加征关税。美国商务部在《联邦公报》上发布的《公众意见征询通知》显示,其正在调查“半导体及半导体制造设备(SME)进口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影响”。
这份看似旨在收集公众意见以确保政策透明度的文件,实际上可能成为后续立法或监管行动的前奏。根据通知内容,美国商务部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于2025年4月1日启动此次调查,评估范围涵盖半导体基板、裸晶圆、传统芯片、先进制程芯片、微电子元件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组件,同时延伸至包含半导体的下游电子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此前实施的关税政策正是基于该法律条款。这解释了为何本次调查可能为半导体关税提供法理依据——尽管目前台湾地区生产的半导体仍享受关税豁免,但特朗普近期在Truth Social平台暗示将调整这些产品的关税分类。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也明确表示,现行豁免的计算类产品即将面临新的关税壁垒。
调查问卷暴露出美国的真实意图:详细评估国内半导体产能能否满足需求,确定哪些制程节点必须依赖美国本土设备,同时重点研究“外国半导体制造与封测环节的角色”以及“他国将半导体供应链武器化的风险”。这些措辞清晰表明,美国正试图量化脱离国际供应链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更令人担忧的是,调查范围不仅限于芯片本身,还包括构成电子产业供应链的所有含半导体元件产品。这意味着整个PC硬件市场都可能面临涨价风险——从核心的CPU、GPU到各类外围设备。正如英伟达(Nvidia)公司坦言“对关税政策无能为力”,若调查最终导致豁免取消或新关税实施,产业链除了将产能转移至美国外几无应对之策。
目前台积电(TSMC)已在亚利桑那州设厂,英伟达也计划在美国生产AI芯片和超级计算机,但全球半导体制造业格局的全面重构仍需时日。虽然最终政策走向尚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PC玩家的硬件采购预算,恐怕很难再有下调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