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记本电脑今年六岁了——在电子设备中还算年轻。虽然运行速度变慢、电池续航下降,但因为我不用它进行高级视频编辑或玩游戏,日常上网收发邮件等轻度使用完全没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这台笔记本太老旧,无法升级到Windows 11(视窗11)。2025年10月14日,Windows 10(视窗10)将终止支持,意味着不会再获得新功能和安全更新。前者无关紧要,后者却是灾难。
面临这个困境的不只我一人。目前超过50%的用户仍在使用Windows 10(视窗10),这个数字正在缓慢下降。六个月后会有多少用户完成升级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到2025年10月14日,全球16亿台Windows(视窗)电脑中将有大量设备仍在运行Windows 10(视窗10)。
问题在于Windows 11(视窗11)的硬件要求过高,导致许多功能完好的电脑无法升级。很不幸,我这台六年的笔记本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微软停止为Windows 10(视窗10)提供更新,这些设备将成为网络犯罪的温床。没有安全补丁的电脑不仅危害用户自身,还可能成为恶意软件的传播源。
这个决策还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若数亿台功能正常的电脑被弃置,用户购买新设备将导致碳排放激增。新电脑制造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开采稀有金属。
微软宣称将为Windows 10(视窗10)提供付费延长安全更新服务,企业用户此前就能订阅旧系统延长支持,现在个人用户也可选择。这对微软虽是短期利好,但绝非可持续方案。现实情况很可能是大量用户继续使用未付费的Windows 10(视窗10),从而危及所有人的网络安全。
我个人希望微软能重新审视这个决定。最合理的做法是:只要Windows 10(视窗10)仍被广泛使用,就应该持续提供免费安全更新。强制淘汰六年寿命的电脑,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生态保护层面都不可持续。
我们必须改变将电脑、手机、平板等科技产品视为一次性用品的观念,这是全社会都需要实现的转型。如果微软真想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就该立即撤销对我这台六年笔记本和其他正常运行的Windows 10(视窗10)设备的死刑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