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周《直到黎明》的早期预览反响热烈,被誉为年度最佳恐怖片,但该片在烂番茄上的58%“腐烂”评分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这部由大卫·F·桑德伯格(David F. Sandberg)执导、加里·多伯曼(Gary Dauberman)与布莱尔·巴特勒(Blair Butler)联合编剧的真人改编电影,虽与Supermassive Games开发的2015年同名游戏共享世界观,却讲述了一个独立的全新故事。
影片将于4月25日登陆院线,但《Comicbook.com》的埃文·瓦伦丁(Evan Valentine)批评其“错失良机”,既未能建立独特风格,也未与原作宇宙形成有效联动。《Polygon》影评人奥斯汀·戈斯林(Austen Goslin)指出,影片失败并非因为偏离原著,而是“以游戏从未有过的方式令人感到乏味”。《MovieWeb》的朱利安·罗曼(Julian Roman)更在评论中直言:“你会因各种荒诞理由爆笑出声”,并补充道:“这部血腥恐怖片堆砌了陈腐的类型套路——一群注定倒霉的Z世代就像主动跳进绞肉机。重复屠杀的剧情犹如《忌日快乐》,角色们被迫在死亡轮回中挣扎,直到逃脱或沦为丧尸杀手。”
本片集结了埃拉·鲁宾(Ella Rubin)、迈克尔·奇米诺(Michael Cimino)、奥德莎·阿齐翁(Odessa A'zion)等新生代演员,讲述一群朋友为寻找失踪同伴深入偏远山谷,却陷入死亡循环的惊悚故事。他们必须每次面对不同杀手,在无尽轮回中挣扎求生直至黎明。
值得玩味的是,《Screen Rant》的玛丽·卡塞尔(Mary Kassel)肯定了影片“将时间循环设定升级为令人屏息的动态世界”,芬兰《Toisto.net》的影评人约纳坦·伊科宁(Joonatan Itkonen)也称赞其“优雅地回溯了纯真年代”。但更多负面评价接踵而至:《AV Club》的雅各布·奥勒(Jacob Oller)批评这是“肆意篡改剧情的失败轮回故事”,《Inverse》的利维·斯科特(Lyvie Scott)更犀利指出:“导演桑德伯格借用游戏复活机制的时间循环概念,只为在两小时内塞进所有青少年恐怖片俗套。”
这部制作成本约1500万美元(约合1.08亿元人民币)的改编作品目前口碑两极,其烂番茄评分可能随周末更多影评出炉而波动。面对同期上映的《会计刺客2》及票房霸主《罪人》与《我的世界》大电影的竞争,其市场表现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