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府举行的非正式记者会上,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透露,受高额关税影响最严重的企业可能获得豁免权——其中苹果公司(Apple)被认为是受冲击最直接的对象。
近期全球关税政策的调整可谓一波三折。特朗普政府为实现制造业回流及贸易谈判优势,最终启动了“对等”关税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中国的关税税率在周三上午从104%提升至125%,而其他国家的关税则在90天内统一下调至10%基准线。
受关税暂缓消息影响,苹果股价出现短暂回升。然而特朗普在收盘后释放的信号更引人注目:他正在考虑为部分企业提供豁免待遇。这与其早前“除既定豁免名单外不再新增”的强硬表态形成反差,但正如全球关税政策的反复调整,总统再次以“政策灵活性”为由改变了立场。
当特朗普与赛车手进行公开互动时,现场记者追问豁免政策细节。他回应称正在评估受关税“打击程度更重”的企业名单,但最终决策将取决于“直觉判断”。这段关键对话发生在现场视频的第18分钟处。
苹果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使其成为豁免热门候选。若维持125%关税,其核心产品将承受致命打击。以最初54%关税计算,iPhone 16 Pro Max售价或将突破2000美元(14000元人民币)。此前消费者在苹果调价前抢购的行为,如今看来可能徒劳无功。鉴于政策存在变数,苹果很可能选择在缓冲期内大量囤货以对冲风险。
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深谙政治博弈之道。他不仅向特朗普就职基金捐赠100万美元(700万元人民币)并亲临典礼现场,更通过私人晚宴维系关系。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宣布的5000亿美元(35000亿元人民币)对美投资计划,被特朗普多次作为政绩引用——尽管他在答问中将该投资曲解为新建工厂的专项拨款,这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出入。
自关税政策出台以来,苹果股价持续波动。事实上,所谓新投资不过是其长期战略的延续。从特朗普首个任期开始,苹果就将投资承诺作为公关策略:拜登执政时期宣布的4300亿美元(30100亿元人民币)投资,以及2018年3500亿美元(24500亿元人民币)承诺,都与当前公布的金额存在继承关系。每项声明都精准对应选举周期或监管政策节点。
库克精心设计的应对方案,成功让最新投资计划披上了“特朗普政策成果”的外衣。这种政治智慧或许正是其获得关税豁免的关键——当总统依据“直觉”做出决策时,苹果显然比其他企业拥有更多筹码。无论未来政策如何变化,这家科技巨头的处境似乎已比其他同行多添了几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