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两国持续陷入看似无休止的博弈僵局,以针锋相对的贸易关税与战略性出口禁令为特征——美国围绕半导体领域实施管制,而中国近期则通过限制稀土出口展现反制能力。在这高度不稳定的局势下,特斯拉(Tesla)2023年的一项专利或许能为美国供应链“去风险化”提供解决方案,至少就稀土领域而言是如此。

Cover Image

中国已暂停向美国及全球市场出口部分稀土矿物与磁材。该国正在起草新的矿物监管方案,以阻断对美国企业的供应。作为对特朗普政府惩罚性关税的系列反制措施之一(当前中国输美半导体、智能手机及电子产品的实际关税税率为104%,较此前145%的全面进口税率有所下调),中国在制定切断美军及其关联企业稀土供应的政策同时,已实施对美稀土出口禁令。

需要说明的是,稀土金属广泛应用于包括电动汽车电机磁材生产在内的众多工业领域。与普遍认知相反,美国无法像开关电源般立即启动本国丰富稀土资源的精炼——这需要巨额资金、能源、基础设施与垂直整合供应链伙伴的复杂协同。尽管美国确实可以建立自主稀土产业体系,但很可能需耗费近十年时间。

过渡方案的核心思路在于大幅减少关键工业流程中的稀土用量,而特斯拉可能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具体而言,该公司2023年提交的国际公开号为WO2024097176A1的专利中,描述了一种“类微创手术工艺”,可显著降低电动机生产对稀土金属的依赖。该技术通过“在磁体结构中制造可控深度空腔(0.2-1.5毫米宽)”,实现特定掺杂剂的精准注入。专利文件显示,该工艺在保持所需磁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稀土用量与制造复杂度。

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超级工厂是否及在何种程度上应用该技术。但这种方案以其简洁性脱颖而出,可能成为化解美国供应链困局的可行之道。


文章标签: #贸易战 #稀土 #特斯拉 #供应链 #专利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