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凭借其错综复杂的供应链、依赖政府补贴的复合成本结构,以及作为万千产品核心元件的战略价值,当前正深陷中美关税博弈的“修昔底德陷阱”。最新分析显示,若当前高关税态势常态化,全球半导体版图或将面临剧烈震荡。

Cover Image

据市场研究机构TechInsights发布的重磅报告,美中持续升级的关税竞赛已对半导体产业释放危险信号——若双方未能显著缓和冲突,行业恐将遭受重创。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近期在美债抛售潮压力下,已从强硬关税立场后撤:除中国仍面临145%惩罚性关税外,其他贸易伙伴国关税税率统一下调至10%。

特朗普总统已临时取消对中国输美半导体、电子产品及智能手机(含苹果iPhone)的进口关税,目前这些商品仅需缴纳20%的芬太尼相关附加税。另有消息称,政府正考虑给予部分车企关税豁免,助其将供应链迁出墨西哥与加拿大。需说明的是,中国以外国家输美整车及零部件仍适用25%关税。

作为反制,中国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并全面禁止对美稀土出口,同时正在制定切断美军及相关企业稀土供应的政策。须知稀土作为电机磁铁等核心材料,其供应链重建绝非易事——这需要巨额资金、能源基建及垂直整合供应链的协同运作,绝非短期可实现。

TechInsights测算显示:若全球维持10%关税基准,2026年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7770亿元人民币(8440亿美元)。但若当前中美互征超100%关税的态势持续,2025年全球市场将萎缩10%至6960亿美元(6360亿元人民币),2026年更将暴跌34%至5570亿美元(5080亿元人民币)。此情境下美国平均进口关税将升至40%。

另一种情境下,若美国对华关税维持在30-40%,全球关税升至20-40%,则半导体市场今年规模约7360亿美元(6730亿元人民币),明年预计6990亿美元(6380亿元人民币)。


文章标签: #半导体 #关税战 #稀土 #供应链 #贸易战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