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将如何影响钱包感到困惑,那么你并不孤单。消费者和电脑厂商都在试图解读其影响,并寻找避免不必要支出的方法。

Cover Image

值得庆幸的是,部分厂商已开始主动说明成本变化及其传导机制——有些成本可能不会转嫁给消费者。

电脑厂商与普通消费者类似,都需要采购处理器、显卡等零部件。但普通用户只能通过亚马逊等平台追踪固态硬盘价格波动,厂商却能通过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定期沟通预判走势——尽管这类商业对话通常秘而不宣。

近期,FrameworkPuget Systems两家厂商不仅公开了关税对终端产品价格的影响,更罕见地披露了零部件采购价的预期波动幅度。这些信息对困惑于“哪些电脑部件会受关税影响”的消费者极具价值。随着政策细节逐渐明朗,两家公司还在持续更新评估——毕竟关税预期成本始终存在变数。

当然,任何厂商都无法精准预测瞬息万变的局势。过去几天里,特朗普总统已多次出人意料地调整关税:截至发稿时,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维持在125%,全球其他地区关税虽被“暂缓”执行但仍保持10%,同时“低价关税漏洞”已被取消。需注意的是,芯片关税可能于6月1日生效。

一年前没人关心电子产品的产地,如今这却成为关键考量因素。

模块化电脑供应商Framework的案例颇具启示。这家从多国采购零部件的小型厂商受到重创,其美国区最新款Framework Laptop 12最近才开放预订,此前更因关税暂停了部分在售机型。CEO尼拉夫·帕特尔(Nirav Patel)透露,公司五年前创立时就预判到中美关系恶化风险,因此将主要组装环节放在台湾。

具体来看:Framework笔记本、台式机及主板在台湾组装(原适用32%关税,现降至10%);可插拔USB-C模块主要产自中国(仍适用125%关税);西部数据存储模块购自马来西亚(原24%关税现降为10%)。帕特尔甚至建议消费者:“DIY版本存储件可考虑直接通过西部数据官网购买。”

另一个残酷现实是:平价电脑时代或将终结。Framework表示:“无法消化10%关税的基础款已暂停对美国客户销售。多数中国产模块面临更高关税,我们暂时维持溢价以覆盖成本。”

专业工作站厂商Puget Systems则发布了详尽分析报告。其特别区分了直接关税(如中国产PCB电路板)与间接影响(尽管DRAM产自美国)。Puget指出,最昂贵部件受影响最大——但AMD和英特尔处理器因从美国直发而获得豁免,部分显卡同样幸运。

英伟达GeForce 5090的情况则令人忧心。总裁乔恩·巴赫(Jon Bach)指出:“新品供不应求时价格本就虚高,5090堪称典型。我从未见过哪款产品上市后长期缺货,前景更不乐观。”

Puget对各部件的具体预测如下:

  • 主板:厂商自行消化涨价(因来源地分散)

  • CPU:零影响

  • SSD:预计涨价10%(源于供应紧张而非关税)

  • 内存:关税前已呈降势,价格或保持平稳

  • 显卡:原20%关税或已部分转嫁,但“高基数导致小幅涨幅也意味着可观金额”

  • 机箱电源:中国产主导,预计涨价20%

  • 散热器:涨幅约20%(所幸基数较低)

巴赫建议消费者尽早下单:预计6月1日芯片关税生效后,成本可能激增20%-45%。Puget正利用关税“暂缓期”加紧囤货。

Framework还揭秘了关税稽征规则:“美国海关根据原产地和HTS编码征税。我们采用完税交货(DDP)方式,关税按进口申报价值(而非终端售价)计算。对电脑产品,‘实质性转变’标准以主板组装地为原产地判定依据。”

看来当下要做个精明的电脑买家,或许还得恶补国际贸易知识。期待更多厂商能分享他们的行业洞察。


文章标签: #关税 #电脑 #涨价 #供应链 #采购

负责编辑

  菠萝老师先生 

  让你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意义地生活,因为在生命的尽头,衡量的不是你活了多少年,而是你如何度过这些年。